继发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枣红糖不补血提醒真正补血的是这几种, [复制链接]

1#

红枣夫人的补血迷思

沈雨匆匆走进单位食堂,端起一碗冒着热气的红糖水,大口喝了起来。

她的面色有些苍白,人也显得没什么精神。

一旁的同事李梅看在眼里,关切地问:"小沈,你怎么了?气色这么差。"

"哎,最近老感到头晕乏力,上个月例假量也特别大。

我妈说我是贫血,这段时间一直让我多喝红糖水,多吃红枣,补补血。"沈雨无奈地说。

李梅"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红枣、红糖补血?我看未必吧。你听说过红枣夫人的故事吗?"

"红枣夫人?谁啊?"沈雨好奇地问。

"上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有位夫人嗜食红枣成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要吃上百颗红枣。大家都传说,她一定是血气极其充足之人。

结果后来体检发现,她不仅没有补血,反而因为红枣中的钙磷被草酸结合,导致了骨质疏松。"李梅娓娓道来。

沈雨大吃一惊:"啊?真的吗?那红糖水也不管用?"

"红糖水虽然味道甜美,但实际上铁含量并不高,大量饮用反而会摄入过多的糖分。真正补铁效果好的,其实是猪肝、牛肉、黑木耳等食物。"李梅补充说。

沈雨若有所思,她想起最近自己沉迷于红枣、红糖,却忽视了荤菜和其他食物,难怪贫血越来越重。

第二天,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诉她她属于缺铁性贫血,除了食疗,还需要补充铁剂等药物治疗。

医生耐心解释道:"造血除了需要铁,还需要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营养素。

单纯依靠某种所谓补血食物,是不全面的。膳食要尽可能多样化,多吃瘦肉、动物内脏、深色蔬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适当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

沈雨恍然大悟,她这才意识到,长期以来被家人、朋友、网络等灌输的许多养生知识,原来都是谬误!

红枣、阿胶、当归......这些耳熟能详的"补血圣品",原来并非真正管用。一些被忽视的平价食物,如猪肝、黑木耳等,却是补血的"小能手"。

她暗暗庆幸,及时听从了科学的建议,没有再走弯路、花冤枉钱。

从医院回来,沈雨专门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猪肝瘦肉粥、黑木耳炒鸡蛋、菠菜番茄沙拉......一家人都赞不绝口。

沈雨的妈妈尝了尝猪肝粥,惊讶地说:"没想到猪肝这么好吃!我一直以为肝脏不干净,不敢吃,现在看来是我的偏见啊。"

沈雨笑着说:"妈,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能迷信偏方。平衡膳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才是健康的真谛啊。"

一个月后,医院复查。医生惊喜地发现,她的血红蛋白明显上升,铁蛋白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沈雨脸上重新焕发出了红润和神采。她感慨道,营养知识的更新,让她收获了健康,也收获了美丽。

沈雨的故事,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作为医生,面对五花八门的"养生秘诀",我们要秉持科学精神,及时揭示背后的真相,纠正公众的错误观念。

要因势利导,传播循证营养学知识,提高大众的健康素养。红枣也好,红糖也罢,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真正的养生之道,在于全面均衡的膳食,适度规律的运动,乐观平和的心态。

当代快节奏的生活,让许多人慌了手脚,对养生保健抱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盲目迷信所谓的"神奇食物"。

殊不知,生命的长河里,健康的基石在于日常点点滴滴的积累。让我们从今天起,摒弃谣言和偏见,拥抱简单朴素的养生真谛,用科学和智慧呵护自己的身心。

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日新月异的营养新知,不断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相信科学,一定能收获健康、幸福的人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