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NA正确认识肾性贫血,加强 [复制链接]

1#
小儿白癜风患者能不能服用丹芪偏瘫胶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40106/4322652.html
编者按

年11月26日,由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编制的《中国肾性贫血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召开,介绍首部中国发布的《中国肾性贫血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本次《指南》细化了过去肾性贫血专家共识里面的诊断与治疗,弥补了系统性评估方面的不足,对肾性贫血的诊治形成了规范化、个体化的指导性推荐。《指南》的推广应用是最重要的目标,它能有效辅助肾科医生临床决策,成为肾性贫血诊疗具有较高证据等级的指南蓝本,并为未来纳入更多新证据的指南修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目前透析患者将近80万人,无论在何种透析人群中,规范化的肾性贫血治疗都是减缓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并发症加重的最重要举措。遵循《指南》的原则,进行个体化纠正贫血,做好肾性贫血的治疗管理工作,一部分病人如果能够延缓病情进展至尿*症,将会给国家、给社保减轻极大负担。本次《指南》真正具有科学价值、临床价值,切实惠及众多慢性肾脏病患者。

最新分析

根据CKDOPPS的最新(年6月刊)发现,在关于来自巴西,德国和美国的名NDD-CKD患者(未使用贫血药物,如口服铁剂、静脉注射铁剂或促红细胞生成剂等)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数据中,口服铁剂是最常用的治疗选择,但仅占铁缺乏症患者的四分之一。

该研究排除了(a)缺少人口统计学和/或临床病史数据,或(b)随访期间没有实验室和药物数据的患者。报告了贫血治疗开始的累积发生率(CI),并按生化参数和患者特征分层。

图中概述了超过12个月的贫血药物转换和停用模式。开始贫血治疗的大多数患者一年后在巴西(54%)和美国(51%)不再接受治疗。在德国,终止治疗的比例要低得多(22%)。

所以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随着时间的增长,贫血处方和治疗中断的国家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地区*策和医师主导的CKD贫血管理不平等所致。尽管血红蛋白是与处方相关的主要因素,但一年中只有约一半的Hb10g/dL患者接受任何贫血药物治疗。

在国外的情况不尽人意,那么国内的呢?

年的《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强调,我国的CKD患病率约占成年人群的10.8%(1.2亿人),其中50%以上患者合并贫血,透析患者贫血患病率高达95%以上。ND-CKD患者贫血的知晓率及重视程度也普遍较低,只有39.8%的贫血患者进行了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治疗,27.1%患者进行了铁剂治疗;约有一半的新透析患者在透析前未进行贫血纠正,且已接受治疗的另一半患者也存在达标率低和依从性差的问题。

从这些数据上来看,我们推动肾性贫血规范化诊疗的任务也同样艰巨而繁重,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

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

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乏,EPO大约90%由肾小管旁间质细胞合成。尿*症患者由于肾组织的纤维化,EPO合成明显减少,绝大部分患者存在EPO缺乏。

2/铁及维生素缺乏,透析患者由于食欲欠佳等原因,造成铁摄入减少,存在明显的铁缺乏,且患者体内有明显的炎症状态,氧化应激反应增强,造成铁的利用障碍,加重了铁缺乏的状态。另外,大量的维生素在透析中丢失,补充不足,也会造成造血原料的缺乏。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由于透析患者合并钙磷代谢紊乱,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过高的iPTH对红细胞的生成有抑制作用。iPTH的升高造成骨代谢的紊乱,使骨髓造血微环境发生改变,造血干细胞活化受抑,红细胞生成减少。

4/透析不充分、失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均会加重贫血。贫血临床表现的症状:轻度贫血通常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当贫血加重时,较常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其它症状包括注意力难以集中、头晕、睡眠障碍、畏寒及头痛等。上述症状进展缓慢,机体可代偿。严重贫血时,心输出量增加明显,可出现心悸、体力下降以及左心室肥大。有些患者的止血功能、免疫功能、性功能和认知能力同时下降。心绞痛、间歇性跛行和一过性脑缺血偶见。

01

《指南》八大主要内容

有效指导肾性贫血临床诊治

1、背景与概述:指出「肾性贫血」的明确定义。总结展现中国学者关于CKD患者的贫血的发病率调查结果。提出中国肾性贫血存在的问题,针对6个问题制定《指南》。

2、肾性贫血的机制:主要包括红细胞生理代谢、促红素及其对红细胞的调节作用,以及导致肾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肾性贫血诊断与监测:新增了系统性肾性贫血诊断流程及检查项目表。明确了肾性贫血监测过程中,相应检测项目的诊断价值、检验时机与频率,指导临床实践。

4、肾性贫血总体治疗原则与治疗靶目标: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的靶目标和铁代谢靶目标,Hb靶目标为:Hb≥g/L,但不超过g/L。重点强调治疗前的评估、确定合适的靶目标、治疗前权衡获益与风险

5、肾性贫血的治疗:分别论述了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铁剂、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三种药物的种类、药物特点与选择,适应证与治疗时机,治疗方案、不良反应与处理及注意事项。

6、肾性贫血治疗低反应原因及对策:在论述肾性贫血治疗低反应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纠正铁缺乏,改善ESAs低反应性等问题的治疗对策。

7、特殊人群肾性贫血的治疗:包括肾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儿童、老年人、糖尿病肾性贫血的治疗,重点论述了儿童肾性贫血的治疗。

8、肾性贫血治疗展望:肾性贫血治疗的发展方向是研发长效ESAs和持续性、高选择性EPO受体激动剂以及内源性EPO诱导剂;未来一段时间内HIF-PHI将为肾性贫血开辟全新的治疗途径。而对铁调素的拮抗剂的研究,通过改善铁代谢来增加肾性贫血治疗效果也是一个新方向。

02

不同患者人群

贫血治疗药物与启动时机考量因素各有不同

精准治疗时代,不同患者临床个体化用药规范也日益得到重视。

本次《指南》重点从ESAs、铁剂、HIF-PHI三种治疗药物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其适应证与治疗时机。

ESAs治疗:ESAs治疗前应尽可能纠正铁缺乏或炎症状态等加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1D)。纠正绝对铁缺乏后Hb<g/L患者,给予ESAs治疗(1C);不建议Hb≥g/L的非透析CKD患者开始ESAs治疗(2B);尽量避免血液透析患者Hb<90g/L时才开始使用ESA治疗,为提高部分血红蛋白>g/L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给予个体化ESAs治疗(2,未分级);

铁剂治疗:指南从绝对性铁缺乏与功能性铁缺乏方面进行了区别推荐,开始铁剂治疗之前,应首先评价Hb水平和铁代谢状态,寻找并处理铁缺乏潜在原因。存在绝对铁缺乏患者,无论是否接受ESAs治疗,应给予铁剂治疗(1B)。存在功能性铁缺乏患者,应权衡治疗获益与风险后决定是否给予铁剂治疗(2D)。

HIF-PHI治疗:HIF-PHI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包括非透析与透析CKD患者(1A);目前没有针对HIF-PHI起始治疗时机的研究,但参考罗沙司他临床试验及结合ESAs治疗时机,建议当患者血红蛋白<g/L,即可考虑给予HIF-PHI治疗(2,未分级)。罗沙司他口服治疗可增加非透析CKD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便利性(2,未分级)。HIF-PHI治疗肾性贫血应监测铁代谢状态,需要时联合铁剂治疗;口服铁剂治疗在多数患者达到和静脉铁剂一样的效果(2B)。

缺铁性贫血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分享文章

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发送给朋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