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预后较差的患者往往存在虚弱的表现。但是目前还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如改良虚弱指数(mFI)是否是评估患者脆弱程度的有效指标,其是否与手术后意外再入院相关。年5月,JAMASurgery杂志发表了来自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改良虚弱指数和术后30d计划外再入院之间的关系。
背景
虚弱是指生理储备减少的脆弱状态,这种状态会影响到围术期维持或恢复机体内环境平衡的能力,进而使患者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文献报道了一些针对虚弱程度的评估方法,大多包含一种表象的定义和(或)一系列存在缺陷的定义。
手术患者的虚弱情况与年龄的相关性不大,但是对体现医疗质量,特别是对再入院的相关性方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改良虚弱指数(modifiedfrailtyindex,mFI)是对虚弱程度的累积性评估,并在许多外科学专业中得以验证。mFI源于加拿大健康和衰老虚弱指数(CanadianStudyofHealthandAgingFrailtyIndex)研究,通过将70个变量与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国家外科质量和改善计划(nationalsurgeryqualityandimprovementproject,NSQIP)中的11个伴随疾病和缺陷变量进行匹配后评估得出。
新近研究数据显示,住院患者中有1/5在出院后的30d内再次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有15.6%在30d内再入院,再入院的患者死亡率为2%。总体上看,mFI评分与不良的临床结果相关,但目前仍缺乏针对mFI及其11个变量与手术后计划外再入院相关的文献研究报道。我们推测整体考虑mFI本身与手术30d内的计划外再入院相关,但其每个单独的变量则在其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此外,作者还推测在美国退伍*人这一人群中,mFI与术后预后不良有关。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患者虚弱状况与术后30d非计划再入院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试验设计、环境和参与者这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是在退伍*人健康管理局进行的。研究包括医院中年10月1日至年9月30日完成的三种大样本的专科手术(矫形外科、普外科和血管外科)的患者。普外科、血管和矫形外科手术治疗被加以标识并限定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在2~30d之间。
暴露情况根据与mFI相关的11个变量计算得出患者的虚弱情况(表1)。
注释:术前对患者进行功能状态的评估。上述11个变量的评分分别为0(无变量所述病症)或1(合并变量所述病症)。总分为0分代表机体无虚弱表现,11代表最高程度的虚弱改变。也有报道采用总分0~1的表示形式,即在计算每个单项评分时均将其得分(0或1)除以11,最后11项分值相加得到总分。
主要与次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是患者出院后30d内的计划外再入院情况。次要研究内容包括30d内的出院前或出院后并发症情况、出院后死亡率以及急诊科就诊率。
结果
本研究包含例外科患者:其中矫形外科患者例(42.8%),普外科患者例(39.2%),血管外科患者例(18.1%)。结果提示,mFI与再入院的发生率相关(OR,1.11;95%CI,1.10-1.12;R2=10.3%;C统计量,0.71)。患者再入院发生率与其虚弱程度呈正相关性的线性变化,mFI评分0分的患者再入院率最低([7.9%]),评分9分的患者再入院率最高(6[42.9%])(P0.)。未校正的30d总体再入院率([11.1%])、出院后急诊就诊率([14.4%])、所有出院前([5.9%])或出院后([6.3%])并发症发生率和出院后死亡率([0.8%])与脆弱情况呈现出评分相关性变化。
这项队列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mFI来评估虚弱。根据退伍*人手术治疗改善计划(VASQIP)拟定的11个与mFI相关的内容见表1。通过11个单独的变量来分析mFI时,机体功能受损程度(功能依赖状态[OR,1.16;95%CI,1.11-1.21;Harrellrank,41.55;P0.])和脑血管意外病史合并后遗症(OR,1.17;95%CI,1.11-1.22;Harrellrank,37.74;P0.),这两个因素对mFI预测该研究队列中患者再入院的价值最大。而感受器官损害(OR,1.12;95%CI,0.99-1.27;Harrellrank,2.08;P=0.08)以及6个月内存在心肌梗死病史(OR,0.93;95%CI,0.81-1.06;Harrellrank,0.19;P=0.28)对再入院影响小。
所有数据是根据针对退伍*人队列研究的结果。与mFI相关的11个内容的流行病学情况详见图1;最常见的5个内容是需药物治疗的高血压([70.5%])、糖尿病史([26.2%])、心绞痛病史或任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史([17.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或30d内的肺炎史([15.2%])以及存在功能依赖状态([10.4%])。
图1虚弱相关内容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与mFI相关的各个内容也具有患者特征。与没有虚弱的患者相比较,具有3个或者更多mFI相关内容的患者(n=)一般有以下特点:年龄一般超过65岁([22.8%]vs.[57.8%];P0.)、ASA分级为4级及以上([3.0%]vs.[31.2%];P0.),手术前6个月直到住院期间([21.8%]vs.[46.9%];P0.)接受过较多医疗措施的患者或者急诊患者([34.0%]vs.[47.2%];P0.)。通常男性比女性患者的mFI更高。与虚弱相关的各项内容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虚弱程度较轻的患者一般从社区或门诊入院,而虚弱指数较高(包含≥3个mFI相关内容)的患者医院转院([1.9%])和养老院([3.7%])入院(P0.)。总体而言,虚弱指数较高的患者一般很少自行入院。此外,mFI相关内容的数量多寡因手术类型而异,与接受普外科或矫形外科手术的患者相比(中位数,1个内容;四分位距,1-2个内容;P0.),接受血管手术的患者具有更多虚弱相关内容(中位数,2个内容;四分位距,2-3个内容)。具有3个或更多虚弱相关内容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虚弱指数低的患者长。
研究对象总体再入院率为11.1%(n=),患者的虚弱程度与再入院率呈线性相关性,其中无虚弱的患者的再入院率最低([7.9%]),具有9个虚弱相关内容的患者再入院率最高(6[42.9%])(P0.)。同样,急诊就诊率(14.4%[n=])、出院前所有并发症发生率(5.9%[n=])、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6.3%[n=])和出院后死亡率(0.8%[n=])都随患者的虚弱程度而变化,虚弱指数与这些问题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性。
结论
mFI与不良的手术结局,包括再次入院有关,主要原因在于功能状态受损。患者再入院发生率与其虚弱程度呈正相关性的线性变化,对于术后30天内的患者,术前mFI评分越高,再入院可能性越大。针对患者术前的虚弱情况可采取措施进行改变,例如改善机体功能状态,可能可以改善围术期结局并减少再住院率。
麻海新知的评述阅读本文后,应首先明确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