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病原引起的血液传染病,以贫血、*疸、发热为主要发病特征。近期发病率偏高,保育、育肥猪以高热“红皮病”多发;母猪以被毛发*,毛孔出血,有铁锈斑,流产、产后无乳为主,给养殖带来很大损失。
附红细胞体在红细胞表面寄生,往往造成红细胞裂解或变形,失去原有功能,红细胞经脾脏时,被误认为外部抗原,易造成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崩解或破坏后,致使血液稀薄、血沉加快,会引起酸血症、低血糖症。
附红细胞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6-8月份。体表的蚊虫和蜱虫是主要传播媒介,同时仔猪阉割,断尾时,器械污染发病率较高。怀孕母猪可经子宫将病原垂直传播给胎儿。
诊断
1、本病刚开始采食量下降,3天后出现高热,后期体温正常,反复高烧。而其他病一般体温先升高而后才废食。
2、猪群个别猪耳部边缘整个耳朵发红发紫,腹部,臀部出现红色出血斑块,指压不褪色,被称为“红皮猪”。猪感染后毛色*,皮肤发白,贫血或全身*染,个别猪出现血尿,毛孔出血,异食症状。
3、怀孕母猪常流产和产死胎,被毛发*有铁锈斑,脊背毛孔出血严重,母猪产后3—5天泌乳减少,断奶后不发情或久配不孕。
4、本病易和蓝耳、温和型猪瘟、链球菌等疾病混感。
防治
1、个体肌注:
肥猪:长效土霉素或多西环素打一边,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打一边。
母猪:多西环素+*芪多糖一边,吖啶*一边肌注。
2、料中加药:
加入强力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或磺胺氯达嗪钠,连用一周;一般喂7-10天,病情即可得以控制。为减少应激和提高机体抗病力,后期可添加电解多维+*芪多糖拌料。
3、防止继发性感染
附红细胞体病常与PRRS、温和型猪瘟、败血性链球菌病、弓形体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混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录音:袁媛编辑:王茵校对:王茵
声明:本文章为养猪在线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直接留言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