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全国疟疾日蚊虫叮咬不容小觑 [复制链接]

1#

年4月26日是第14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全国疟疾日”的主题是“防止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疟疾与艾滋病、结核病并称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那你知道什么是“疟疾”吗?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其中恶性疟的病死率最高。

对于无免疫力的人而言,通常在受到感染的蚊虫叮咬后10-15天出现症状。患者会全身发冷、发热、多汗,并周期性规律发作,俗称“打摆子”。还会出现头痛、肌肉痛、呕吐。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如果不在24小时内予以治疗,恶性疟可能发展成严重疾病,并且往往会致命。

疟疾通常发生于夏秋季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

如何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禁止疟疾患者献血。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哪些人容易被蚊虫“盯上"呢?

容易出汗的人、体温较高的人、饮酒的人、肥胖者、肺活量大、运动量大的人、穿深色衣服的人、孕妇、儿童

日常生活该如何注意?

(1)应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

(2)户外活动,要穿长袖衣、长裤和浅色衣服,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

(3)睡觉时使用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

(4)搞好卫生,运动后尽快洗澡,夏天最好少用香水等化妆品。

(5)及时清理垃圾、室内积水,如果养了植物至少每周给水养植物换一次水,并且清理空调托盘、花盆底碟的积水。

被蚊虫叮咬了怎么办?

(1)叮咬初期,蚊虫*液尚未扩散,这时最好用碱性溶液中和*液、若没有防虫咬的药水,可用肥皂水或唾液代替。

(2)如果红肿面积扩大,可用冰块或风油精降低皮肤温度。

(3)不要把蚊虫拍死在身上,有的虫类带有酸性液体会使人产生水疱、脓包、过敏反应等。可能因为人抓挠发生继发性感染。注意!若被蚊虫叮咬后,每天或隔天有程度不同的发烧,发冷同时伴有疲劳、头痛、腰背痛、肌肉酸痛、厌食、全身或腹部不适、轻度腹泻和怕冷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疟疾通过蚊子传,热带地区最常见。

发冷发热又出汗,延误就诊有危险。

及早治疗保平安,防蚊叮咬是关键。

编辑:刘彦旻

图片来源:网络

扫描上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