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缺铁性贫血可以这么吃我们都忽视了这些补 [复制链接]

1#

生活中很多女性有时会感到乏力、头晕、耳鸣,有记忆力下降、脸色苍白的表现,这很有可能是贫血造成的。

贫血是我国居民健康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其中,儿童、妇女(包括孕妇)、老人都是贫血的多发人群。《年全球营养报告》显示,我国女性贫血人数高居全球第二。

你是否就是其中一员呢?

01

什么是贫血?缺铁性贫血有何症状?

贫血其实就是我们人体外周血(指除骨髓血以外的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低于正常标准时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一般分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其中,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一般表现为以下症状:

·面色苍白、无力、易疲倦、头晕眼花、气短等。

·容易出现口角炎、舌炎、口角潮红起疱、舌乳头萎缩等表现。

·吞咽困难或吞咽时有梗阻的感觉。

·指甲苍白、变薄、变平,出现匙状甲或反甲。

·幼儿容易出现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02

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

要知道,我们人体血液流动的目的是给全身供氧。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到全身,铁参与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当血红蛋白流到高氧处,铁会结合氧分子,在低氧处时释放出氧分子,铁起着输送氧气的核心作用。

所以,一旦体内铁元素缺乏,血红蛋白就无法正常合成,红细胞携带的氧气也就不够,人便会感到乏力、怕冷,还会引起代谢问题。

03

为什么很多人会缺铁?

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月经期妇女、青少年、素食者、长期食用含鞣酸食物者、慢性失血者、大量失血者、肠胃消化吸收不良者等是最易缺铁人群。

根据不同人群,缺铁的原因可分为3种:

·铁摄入不足:婴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青少年在这一时间会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这时没有摄入足够的铁就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素食者长期不吃含有铁元素丰富的红肉,又没有及时补充富含铁元素的其他食物,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铁吸收欠佳:肠胃消化吸收不好的人群会影响铁的吸收;长期喝咖啡、浓茶等含有鞣酸食物的人群,容易患缺铁性贫血,因为鞣酸不利于铁的吸收。

·铁丢失过多:月经期妇女、大量失血者、慢性失血者会因为铁丢失过多,故而患上缺铁性贫血。

04

缺铁性贫血该怎么补铁?

1.红肉(素食者请跳过这条)

肉越红,含有的血红素铁就越多,肉中的蛋白质也有利于铁的吸收。平时应该吃些牛肉、瘦猪肉、动物血液、动物肝脏等,其中牛肉的血红素铁最丰富,补铁效果好。需要注意的是,肉中含有大量脂肪,需均衡摄入营养,不可过量。

2.含铁蔬菜、海产品

黑木耳、蕨菜、芝麻、菠菜、海带、紫菜中含有非血红素铁,有补铁的效果,但相比红肉稍差了些,因为非血红素铁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需要配合补充维C来促进。

小艾提示:吃菠菜可以补充小部分铁,但是草酸含量很高,会影响铁吸收。建议炒菜前先焯一下,这样可以溶解掉一部分草酸,促进铁的吸收效果。

3.富含维C的水果和蔬菜

猕猴桃、橙子、柠檬、鲜枣、酸枣、橘子、草莓、苹果、青椒、萝卜缨、芥菜等,这些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配合红肉、含铁蔬菜一起进食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能更好地帮助你补铁。

小艾提示:补铁不是单纯的补铁,同时需补充维C、蛋白和其他物质,以此提高铁的吸收和运输。当然补铁不宜过量,如果长期过量摄入铁会导致体内铁元素过多。铁本身代谢速度比较慢,如果过量,铁会在脏器中沉积下来,会影响脏器功能。

4.艾灸

贫血属于中医学“虚劳亡血”的范畴。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所以血的生成和调节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一旦心、肝、脾、肾功能失调,脏腑虚损,则可致贫血。因此,可以依次艾灸百会穴、脾俞穴、胃俞穴、中脘穴、章门穴、气海穴、三阴交穴来调理。

05

缺铁性贫血人群这些食物要避免

①缺铁性贫血人群在补铁期间,要尽量避免或少摄入浓茶、咖啡、柿子、葡萄、山楂、石榴等其他含有鞣酸的食物,因为鞣酸能与铁生成不溶性的铁质沉淀,不利于铁的吸收。

②含钙食品(如豆腐)、高磷酸盐食品(如牛奶)等,与铁能生成沉淀,同样不利吸收,要避免与含铁食物一起食用。

06

每天在补铁,为什么症状还没缓解?

①肠胃功能不好。肠胃功能不好难以吸收铁,应该先调理肠胃再补铁,肠胃好就能吸收得好、快,自然而然缺铁性贫血症状就能缓解了。(可以在往期文章中搜索关键词,查看如何调脾胃哦)

②慢性失血。可能是肠胃中出现慢性失血,铁随着血液慢慢地流失,自己没有觉察到,这时就应该先治疗原发病再补铁。

小艾提示:促使贫血的原因有很多,不能盲目补铁,尤其是因其他病症导致贫血的,要先治疗原发病再补铁。

铁是我们身体中每一个细胞的能量来源,只有身体的血氧量足够,气色才会好。快转发给身边的女性朋友,让他们掌握缓解缺铁性贫血症状的有效方法~

喜欢我们,就星标我们,健康、养生知识早知道!

-------------------------------------------------

↓分享健康,是一种善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