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贫血,
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一般表现为:
面白无华、头晕眼花,
心悸、失眠、手足发麻。
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对于贫血,却存在许多误区,下面归纳一下,以免大家“踩雷”!
误区1:贫血就是缺营养?
真相:不能说全错,只不过是以偏概全!
首先贫血是症状,不是病,它可发生于许多种疾病。根据病因,贫血可以分三类:
1.红细胞生成不足:由生血原料缺乏、继发性贫血或者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发。
2.红细胞破坏过多:由于某些疾病使红细胞寿命缩短,如溶血性贫血。
3.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如呼吸道出血)和慢性(如肠道寄生虫)两种。
其中,只有第一类中部分贫血与营养缺乏相关,比如缺铁性贫血,叶酸或者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等。
而对于二三类,最重要的是去除病因、手术或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营养治疗无法直击病因。
误区2:红枣、红糖能补血?
真相:红枣含铁少,红糖只是活络气血。
红枣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但每g鲜枣中只含1mg铁,并不是含铁丰富的食物。
至于红糖,从中医角度看,红糖性温,有活络气血的功效,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维持和促进健康有正面作用,但并不能起到补血的效果。
误区3:多吃阿胶能补血?
真相:补血效果被夸大。
阿胶就是驴皮熬制而成的胶块,多由骨胶原组成,水解可得明胶、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
有研究证明,阿胶在对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治疗中有促进作用,可能与其铁含量及特有的胶原蛋白有关。
误区4:用铁锅炒菜能补铁?
真相:帮助甚微
用铁锅炒菜时,受高温、水等影响,铁锅中的铁的确会有一部分溶到菜肴里,但铁锅溶出的铁是非血色素性铁,吸收率极低,对补铁帮助甚微。
含铁丰富的食物有什么?
动物类含铁丰富的食物有贝类(蚝、扇贝、海虹)、肝、红肉、其他肉类也含铁。
植物类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南瓜子、豆腐、深色绿叶菜。
最后,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不要饮浓茶、牛奶、钙片和抑酸药物(均减少铁吸收),可随餐喝柠檬水或橙汁(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