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敏医食参考收录于话题#贫血1个#叶酸1个#维生素1个
文/王敏(副主任医师)
吴女士因体检而“意外”发现贫血,医院就诊。医生查看了她的体检报告后,未直接开药,要求她进一步检测叶酸、维生素B12及铁蛋白等项目。吴女士非常困惑:这些检查有必要吗?和治疗贫血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在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或)血细胞压积(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事实上,贫血并不是独立的疾病,机体各系统发生“故障”均可引起贫血。无论哪一类贫血,都与红细胞息息相关。
造血是在骨髓中完成的,红细胞生成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及铁元素等。如果把骨髓比作造血“工厂”,红细胞就是造血“产物”,叶酸、维生素B12等是造血“原料”。缺少造血“原料”引起的贫血称为营养性贫血,在临床上最为常见,位列贫血病因首位。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为溶血性贫血,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如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丢失过多引起的贫血即为失血性贫血。
“贫血三项”是什么?
临床上,营养性贫血以缺乏铁、叶酸及维生素B12最为常见,俗称“贫血三项”。
1.铁缺乏:红细胞生成所需要的铁主要来源于饮食摄入、体内贮存和循环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释放3种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每天只能从食物中吸收1~2毫克铁,故健康成年人主要利用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分解、释放的铁完成造血及其他生理需求。
铁蛋白是一种棕色的含铁蛋白质复合物,主要在肝脏合成,是检测缺铁和铁负荷过多疾病的有效指标。铁蛋白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疾病。铁蛋白增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白血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
2.叶酸缺乏:叶酸是正常细胞生长及DNA合成所需的重要维生素,也是人体红细胞生成必备的营养素。叶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水果、蔬菜、肉类、动物肝脏中含有较多叶酸,进食后被小肠吸收,最终储存在肝脏中。
叶酸缺乏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会导致皮疹、舌炎、胃肠道功能异常等疾病。叶酸缺乏除了会使孕妇出现巨红细胞性贫血外,还可能导致胚胎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以及神经管畸形、唇裂等胎儿畸形;中年人缺乏叶酸,可影响脑功能;幼儿缺乏叶酸,可出现精神萎靡、发育迟缓等。
叶酸缺乏的常见原因有供给不足(过度烹饪致叶酸破坏)、吸收不良(常见于老年人、肠道功能减弱者、酗酒者或服用某些药物者)、供不应求(常见于孕妇、婴儿及青少年),以及肿瘤或感染等原因导致叶酸消耗增加。
3.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如肉类、鸡蛋、牛奶和其他乳制品等)获得。维生素B12缺乏常见于摄入不足及吸收不良。一般来说,人体内维生素B12储量大,只有在持续缺乏3~5年后才会进展为巨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疾病等。必要时,患者需要进行神经系统相关检查。
营养性贫血患者,以缺乏铁、叶酸及维生素B12最为常见。患者通过相关检测,知道缺少哪一种造血“原料”后,还须查明“原料”不足的原因,如机体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丢失过多及需求过多等。一般来说,如为非恶性疾病所致时,只要去除病因就不会复发,患者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如消化吸收障碍)需要定期进行补充治疗,以预防贫血复发。
?
原标题:《你了解贫血吗?补充“贫血三项”,才能更好的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