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微量营养素与脑卒中央广网 [复制链接]

1#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一书中对营养素的划分,微量营养素包括了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类微量营养素,主要通过各种食物来获取。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微量”,但它参与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摄入量不够或过量时,都会对机体造成危害。“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调查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因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全球卒中风险研究显示:中国人群的中风终生风险全球最高,25周岁后为39.3%,相当于每5个中国人,就有2个人在25岁后的一生中会发生中风。随着营养科学的进步,有关营养素的需求量及其安全摄入量的研究逐步深入和完善,膳食营养因素已被公认为非传染性慢性病(NCD)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如膳食胆固醇很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大量摄取钠(Na)、反式脂肪酸确实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叶酸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很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等。在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也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明确的危险因素(A级证据),建议普通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通过食用蔬菜、水果、豆类、肉类、鱼类和加工过的强化谷物,合理增加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的摄入,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II级推荐,B级证据);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且既往有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的患者,采用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II级推荐,B级证据)。维生素B6维生素B6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被磷酸化转变为活性辅基形式,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中。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中,成年人(除孕妇、乳母外)维生素B6的推荐摄入量(RNI)为1.4mg/d,50岁以上人群为1.6mg/d。研究发现,维生素B6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转硫途径中,是此代谢途径关键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的辅酶,维生素B6缺乏将导致CBS活性降低,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堆积,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脑卒中风险。此外,维生素B6还是蛋白质代谢中氨基酸脱氢酶和转氨酶的重要辅助成分,参与氨基酸代谢;参与糖原及脂肪酸代谢;参与造血、一些微量营养素的转化与吸收;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代谢;可促进体内抗体的合成,缺乏维生素B6时,抗体的合成减少,机体抵抗力降低。维生素B12维生素B12的化学名称为钴胺素,是一种预防和治疗恶性贫血的维生素。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中,成年人(除孕妇、乳母外)维生素B12的推荐摄入量(RNI)为2.4μg/d。近年来有关人群维生素B12的营养状况的研究发现,膳食摄入不足;各种因素引起胃酸过少;胰蛋白酶分泌不足;回肠疾病及血清全转钴胺素II运输蛋白合成减少等均可导致维生素B12吸收减少,进而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缺乏症并不罕见,其缺乏率为3%~29%。,素食者和老年人是维生素B12缺乏的高危人群。维生素B12缺乏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影响越来越引起重视。研究发现,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不能转变为蛋氨酸而在血液中堆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还可对脑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从而造成神经系统损害,有研究显示维生素B12缺乏可能与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衰老和认知能力下降等疾病的发生或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此外,维生素B12缺乏还可诱发巨幼红细胞贫血。叶酸随着叶酸(维生素B9)与出生缺陷、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的研究逐步深入,已成为及其重要的微量元素,美国自年期实施强制性叶酸强化政策,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实施了面粉中强化叶酸的政策。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版)》中,成年人(除孕妇、乳母外)叶酸的推荐摄入量(RNI)为μgDFE/d。叶酸在肠壁、肝脏及骨髓等组织细胞中,经叶酸还原酶作用,还原成具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体内生化反应中一碳单位转移酶系的辅酶,起着一碳单位的传递体的作用,因此,叶酸对于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叶酸与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一起共同作用,是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重要因子,当体内叶酸缺乏时,5-甲基四氢叶酸合成不足,同型半胱氨酸向蛋氨酸的转化出现障碍并堆积,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除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外,其他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也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反应等作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吸烟与酗酒、肥胖或超重、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都属于可干预的风险因素,可通过戒烟、减肥、限酒、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在饮食与营养方面,专家建议:1)建议膳食种类应多样化,能量和营养的摄入应合理;增加食用全谷、豆类、薯类、水果、蔬菜和低脂奶制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2)合理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增加机体免疫力。3)建议降低钠的摄入量,有益于降血压,从而降低脑卒中风险。控制脑卒中的过程中,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路子佳空间生物主动健康研究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