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与治疗原则
TUhjnbcbe - 2023/3/26 20:53:00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初期,活动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胸、腰椎骨出现新鲜压缩性骨折时,腰背部疼痛剧烈。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

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的特点:在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的较大外力作用,便可发生骨折,骨折发生部位比较固定。

好发部位:腕部、椎体、髋部、四肢长管骨、前臂等部位;其中股骨颈、粗隆间部位的骨折大约占60%以上,并且椎体、前臂骨折后愈合较为困难。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目前评估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精确手段就是测量骨密度,主要采用双能X线吸收计算技术(DXA)进行测量。

年WHO制定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以低于同性别青年人峰值骨密度2.5个标准差以上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根据国人体质,我国参照WHO的标准,制定了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低于同龄人峰值骨密度2个标准差以上为我国的诊断标准。

将BMD小于1个标准差为正常,BMD低于1-2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减少,BMD低于2个标准差为骨质减少,BMD低于2个标准差以上且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在标准差不变应用时,可采用骨量丢失的百分率(%)诊断法,BMD丢失12%为正常,BMD丢失13%-24%诊断为骨量减少,BMD丢失25%及以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BMD丢失25%及以上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治疗原则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综合性措施;

2、包括:饮食、营养、适当的钙剂补充,日晒与运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运用等,对于有骨畸形和骨折的患者给予其相关对症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

1、运动康复的原理

运动疗法主要是通过增加骨皮质血流量,促进骨形成,并可通过运动时对骨产生的应力影响骨内微电位,调节激素和细胞,影响骨代谢过程,从而改善骨密度。

2、疗法的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对于病情不稳定的、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近期的心肌梗死、主动脉瘤、发绀型先心病,严重的肝肾疾病和严重的骨关节疾病患者是绝对不适合进行运动康复。

(2)相对禁忌证对于具有高血压,安静时血压达/mmHg;或低血压,伴脑血管供血不足;难以控制的糖尿病;关节疾病,影响活动;心力衰竭,代偿期;伴有症状的贫血症的患者,则需要等到病情稳定后才可以进行运动康复。

3、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已有的研究发现,有助于骨的运动应包括以下因素:

有高负荷、低重复的负重活动(例如负重的蛙跳、例如抓举哑铃)。

运动应该在整个骨结构上给予多样的张力分布。(例如太极借助屈髋屈膝的动作,将力的作用通过躯干以及上肢的动作,多样化传递给下肢)

以特定部位的运动方式使骨对负荷产生反应(运动选择那些使骨折风险率最高的关节。如髋、腕、下腰进行负重锻炼)。

坚持长期活动,并循序渐进。

运动收益可来自于一天中的累加负重活动(不必一次完成全部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指导患者将一天的运动量分阶段完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与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