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发生于肝脏部位的一个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相比较于其他恶性肿瘤来说都比较高。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会出现腹部胀痛,恶心,贫血,乏力等一系列症状。当然,肝癌发病的具体原因还没有完全确定,但研究证明与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所处的生活环境,长期大量的饮酒,合并有慢性病*性肝炎以及有过肝脏部位损害有关。那么,在临床上,对于肝癌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肝癌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出现有肝脏部位不适的首选彩超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肝脏部位有没有异常占位性病变,是进行肝癌筛选,体检的首选检查方法。确定肝脏部位有异常后,及时行CT,或者磁共振等检查可以通过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基本明确诊断。除了一些不典型肝脏占位性疾病,基本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肝癌,误诊的可能较小。
2、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
人体出现有恶性肿瘤的情况,血液中一些特殊的组织会异常上升。对于肝脏部位的恶性肿瘤,甲胎蛋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是,仅仅依靠甲胎蛋白升高是不可以确诊的,许多原因,比如肝硬化、炎症,其他部位肿瘤都会引起甲胎蛋白升高。因此,血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只是作为一个辅助诊断手段,确诊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判断。
3、穿刺取病理检查
这是明确肿瘤诊断的一个金标准,是指通过细针穿刺,取部分肝脏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是否是恶性肿瘤。但是,由于穿刺时有转移的风险,除非一些非常难以诊断的肝癌需要穿刺确诊外,目前已经基本不用该方法。
目前,对于肝癌的诊断方法时多种多样的,极少有误诊的情况。但是,由于肿瘤的临床表现不一致,肿瘤的多变性,以及医疗水平的差异难免会有个别误诊的案例,但总体而言是越来越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