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寻求市场驱动与激励相容的产业结构新调整1d452smo
TUhjnbcbe - 2020/6/21 12:06:00

寻求市场驱动与激励相容的产业结构新调整


一、对我国产业结构突出问题的总体判断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大转型,并已跨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产业间、区域间存在的不协调,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若干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特别是工业比重偏高和服务业发展不足、工业制造业低端化、重化工业比重偏大、产能过剩、公共性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地区趋同等问题广受诟病。


        目前社会各界几乎对上面这些负面情况形成一面倒的舆论态势,认为这些方面对于未来的增长有巨大的阻碍,亟须进行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包括:


    调整目标的唯西方论。在对当前产业结构问题的判别标准上,认为产业结构遵循着一条一般规律,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必然存在一个最优的产业结构,这个规律就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


    调整对象的重构论。在对于导致产业结构问题的分析上,基于对当前增长方式的批判,特别是过度重工业化导致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现状,认为应该重构我国现行的产业结构。


    调整思路的供给论。在产业*策策略上,应该从供给方面入手,补短限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因此未来中国需要的是“供给经济学”。


    这些看法虽然有合理方面,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这些观点先验地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后现代标准”对我国这个中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进行过分否定性的判断,忽视了全球分工格局以及中国发展阶段;二是对于中国产业结构形成原因的认识缺乏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难以系统性地调整产业结构,趋于碎片化;三是设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中过分依赖于对立的视角,以至于很多目标是相互冲突、根本无法达到的。例如,“效益好、能耗低、污染小、技术高、就业多”的产业结构是一个接近完美的愿景,但这个模式在现实和理论上都是不存在的,由该目标引出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也就不存在。


    基于此,本报告从市场内生驱动和激励扭曲两类不同的因素出发,分析中国的产业结构形成原因。报告认为,从当前国际分工格局和我国历史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而不合理性则是由于激励扭曲所致。因此,未来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平衡目标的指引下,进一步发挥市场的内生动力,将激励机制从扭曲调整为与市场相容,让市场发现新的产业结构,而不要*府人为设定产业发展目标,拔苗助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求市场驱动与激励相容的产业结构新调整1d452s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