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说起放射科的工作,你会想起拍片检查?
说起检验科,你会想起抽血化验?
那输血科呢,
是不是输血的地方呢?
答
其实输血治疗
都是在病房进行的,
并非在输血科。
提问
那么,输血科
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让我们跟随一个案例,来了解一下输血科。
今年年初,
输血科接到临床电话,
患者林某某血型未知,
本人反映其血型在外院无法检出,
现因病情需要进行手术,
目前进行术前备血,
需要明确血型。
为什么患者血型不明时
临床要打电话给输血科?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
患者输注红细胞前
输血科需要对其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
其中包括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手术备血代表患者在术中可能会输注红细胞,如果输注必须是“同型”配血相合的红细胞,否则可能会出现溶血等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所以为了输血安全,患者血型信息必须清晰明确。
上方为正常标本,离心后上下分层清晰,下方为异常标本
输血科复查患者配血标本后,
发现患者血型结果提示正反定型不符,
短时间不能给出结果。
经过观察确定患者标本状态存在异常,
故由输血科工作人员立即到病房
全程观察标本采集过程,
并与管床医生针对患者病史、用药史等
进行详细了解及沟通。
收集资料返回输血科后,
工作人员针对患者特殊情况
对标本进行相应技术处理,
大约两小时后确认患者
最终血型为AB型Rh(D)阳性。
疑难标本通常需要经过多次处理得出正确血型
虽然已确认血型,
但交叉配血实验结果又出现异常,
未达到安全输血标准。
输血科医师会诊后,
考虑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无明显贫血症状,
建议临床暂缓输血,
待输血科进行疑难配血处理。
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多次试验排除干扰因素,并反复调查患者的现病史及既往史,发现患者连续多天使用某复方抗生素(主要成分为哌拉西林),考虑目前交叉配血不合为药物抗体干扰导致,与临床沟通暂停使用相关药物。
2天后待药物完全代谢,再次抽取患者血液进行交叉配血,找到与患者配血完全相合血液,通知临床可以正常进行手术治疗。
上方为停药后标本,下方为停药前标本,停药后血浆开始恢复正常。
相较于其他医技科室
输血科与临床沟通联系会更加密切
因为临床治疗可能影响患者血液的免疫状态,进而影响血型、配血结果及输血疗效;
针对于疑难血型、疑难配血及血液输注无效等,需要输血科医师的加入,为临床提供更加精准的输血治疗方案。
以上情况都对输血科人员
提出了更高的理论及技术要求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输血治疗是一个高风险行为,受限于技术发展和个体免疫差异,输血除了可能带来相关不良反应,还可能导致经血感染相关疾病。
所以不是贫血就一定要输血,
更重要的是找到贫血的原因,
对因治疗是关键。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
体征、心肺功能、配血结果等
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输血评估。
综上
输血科不单是一个提供血制品的科室,
还是一个为临床提供合理和
安全的输血服务的科室,
这也是输血科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