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前面说过,贫血是慢性肾病(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是因肾脏受损而引起的,所以也叫肾性贫血。我们可不能小看这“家伙”,它不仅是CKD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会加速CKD的进展,增加住院率和死亡率,显著影响CKD患者的生存质量。
虽然肾性贫血危害巨大,且患病率高,但它在我国却始终呈现“两低”的疾病现状:即低治疗率和低达标率。也就是说,CKD患者普遍对贫血的知晓率低,知晓的患者中也有不少存在着治疗不达标的状况,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天咱们就从第一步——“知晓”下手,来看看从哪些指标可以判断肾性贫血的发生。
首先当然是血红蛋白浓度(HGB),HGB是判断是否贫血的主要数据。HGB的正常参考值如下:成年女性为~g/L,成年男性是~g/L,一般成人血红蛋白<g/L即为贫血。针对肾友们,《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建议HGB靶目标应稳定在11g/dL(g/L)以上,不推荐超过13g/dL(g/L)。
第二,血清铁蛋白。作为铁的主要贮存形式,血清铁蛋白是人体含铁最丰富的一种蛋白复合物,是判断机体是否缺铁或铁负荷过多的有效指标,也是目前诊断隐性贫血最早最准确的指标,诊断符合率可达95.5%。
血清铁蛋白检测的正常参考值:男性为15~μg/L,女性为12~μg/L。当铁蛋白降低,则提示患者可能已出现缺铁性贫血,或是由失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而导致的继发性贫血。
第三,转铁蛋白饱和度。要了解这个名词,咱们得先来说说转铁蛋白,转铁蛋白是血浆中主要的含铁蛋白质,可以将消化吸收的铁结合之后运送到造血系统,供红细胞的生成,它就像一辆运货车,不过这里运的“货”是血清铁。
而转铁蛋白饱和度就是指血清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能力的比值,即血液所有的转铁蛋白中有多少结合了铁在进行运送工作,如果铁不足,那生成红细胞的数量也就不够了,因此该指标的高低也可以帮助进行贫血的诊断。
转铁蛋白饱和度的正常范围一般在20%~55%之间,建议肾友们日常应将其控制在20%以上。稳定该指标对肾病患者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显示,针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合理的转铁蛋白饱和度有助于减少该类患者HGB的波动,维持HGB持续达标,改善肾性贫血。
以上三个指标都可以帮助进行肾性贫血的诊断,因此当肾友们发现这些数据出现异常时,都应及时询问医生,查明病因,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尽早发现肾性贫血、及时控制,从而稳定住整体病情。
参考文献:
1.《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
2.转铁蛋白饱和度对持续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改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