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人体缺乏足够的健康血红细胞。血红细胞能将氧气携带到人体的各个组织,给人体提供能量和健康的肤色,然后将二氧化碳带回,经肺部呼出。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
顾名思义,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足够的铁质。如果没有足够的铁质,你的身体就无法产生足够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因此,缺铁性贫血会使你容易疲惫、虚弱以及显得苍白。
通常你只需要通过补铁就可以改善缺铁性贫血了。但有时,你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尤其是如果你的贫血是因内出血引起的话。
缺铁性贫血的早期症状一般不太明显,因此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症状会逐渐恶化。可能的症状包括:
1.极度疲劳。
2.皮肤苍白。
3.虚弱。
4.气短。
5.头痛。
6.头晕或头重脚轻。
7.手脚发凉。
8.容易烦躁。
9.舌头容易发炎或疼痛。
10.容易感染。
11.指甲发脆。
12.心跳不规则(心律失常)。
13.对某些没有营养的东西(比如冰、泥土或淀粉)有异常的“食欲”。
14.食欲较差,尤其是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小孩。
15.不宁腿综合征: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夜间或休息时出现肢体难以忍受的不适感而导致肢体运动异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睡眠,使生活质量降低。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最好去看一下医生。缺铁性贫血不是可以自我诊断或治疗的。如果人体不缺铁,服用铁补充剂反而有害身体健康,因为人体中如果铁过量,会损害肝脏,并导致其他并发症。
缺铁性贫血病因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两条途径来获取铁质,一条途径是通过饮食,另外一条途径是将衰老血红细胞中的铁质再利用。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一部分,正是由于有血红蛋白的缘故,红细胞才显红色而且具有携氧功能。如果你没有从饮食中摄取足够的铁质,或者身体流失铁质过多,你的身体就无法产生足够的血红蛋白,最终导致缺铁性贫血。
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一些常见原因包括:
失血:失血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一个常见原因。血液的流失也就意味着铁质的流失,使得这些铁质无法被再利用。一种常见的失血情况是月经过多。如果女性在月经期失血过多,就可能会引起缺铁性贫血。除此之外,有很多疾病可引起慢性失血,比如消化性溃疡、肾脏或膀胱肿瘤、结肠息肉、结直肠癌、子宫肌瘤等。还有,经常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类固醇消炎药可能会引起消化道出血。
饮食缺乏铁质:你的人体需要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铁质。如果你的铁摄入量太少,久而久之,你的身体就会缺铁。
人体吸收铁质的能力受损:人体在摄入铁质后,需要依靠小肠将它吸收进入血液。因此,如果你患有肠道疾病(比如克罗恩病),就会影响人体从食物中吸收铁质的能力。类似的,如果你做过小肠绕道或切除手术,也会影响吸收铁和其他营养物质的能力。另外,有些药物会干扰铁质的吸收。例如,经常使用抗酸药物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食物中的铁需要通过胃酸将它转化为一种容易被小肠吸收的形式。
怀孕:由于胎儿需要铁质来制造红血细胞、发育血管和肌肉,因此女性在怀孕后对铁的需求量会增加,以同时满足自己和胎儿的需要。这时,如果不加大铁的摄入量或补铁,孕妇很可能会发生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