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TUhjnbcbe - 2020/10/30 8:51:0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使凝血酶增多,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而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消耗,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机体出现以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DIC的常见病因有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妇产科疾病、创伤及手术。此外,疾病过程中并发的缺氧、酸中*以及相继激活的纤溶系统、激肽系统和补体系统等也可促进DIC的发生、发展。

(二)发病机制

1.组织因子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启动凝血过程

严重的创伤、烧伤、大手术、产科意外等导致的组织损伤,肿瘤组织坏死,白血病放、化疗后所致的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等情况下,可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凝血过程,促进DIC的发生。

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抗凝调控失调

缺氧、酸中*、抗原-抗体复合物、严重感染、内*素等原因,均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如下作用:①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②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降低。③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减少,使纤溶活性降低;④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一氧化氮、前列腺素、ADP酶等产生减少,其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的功能降低,而且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基底膜胶原暴露,血小板的黏附、活化和聚集功能增强。

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

(1)红细胞大量破坏

异型输血、疟疾等,特别是伴有较强免疫反应的急性溶血时,可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一方面,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大量ADP等促凝物质,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导致凝血;另一方面,红细胞膜磷脂可浓缩并局限FVII、FIX、FX及凝血酶原等,生成大量凝血酶,促进DIC的发生。

(2)白细胞的破坏或激活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放、化疗导致白细胞大量破坏时,释放组织因子样物质,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凝血,促进DIC的发生。内*素、白细胞介素-1等,可诱导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达组织因子,启动凝血。

(3)血小板的激活

在DIC的发生发展中,血小板多为继发性作用,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时,血小板起原发性作用。

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大量胰蛋白酶入血,可激活凝血酶原,促进凝血酶生成。某些肿瘤细胞也可分泌促凝物质,羊水中含有组织因子样物质。此外,内*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促进DIC的发生。

总之,严重感染时,由于机体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和纤溶功能不足,以及血小板、白细胞激活等,使凝血与抗凝血平衡发生紊乱,促进微血栓的形成,导致DIC的发生、发展。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具有吞噬功能,可吞噬、清除血液中的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及其他促凝物质;也可清除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内*素等。当其吞噬功能严重障碍或由于吞噬了大量坏死组织、细菌等,使其功能“封闭”时,可促进DIC发生。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主要的抗凝物质均在肝脏合成,部分凝血因子也在肝脏灭活。当肝功能严重障碍时,可使凝血、抗凝、纤溶过程失调。病*、某些药物等,既可损害肝细胞,引起肝功能障碍,也可激活凝血因子。此外,肝细胞大量坏死时可释放组织因子等,启动凝血系统,促进DIC的发生。

(三)血液高凝状态

酸中*所致的血液高凝状态,是促进DIC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酸中*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启动凝血系统,引起DIC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血液pH值降低,使凝血因子的酶活性增高,肝素的抗凝活性减弱,并促进血小板的聚集,这些均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DIC的发生发展。妊娠第三周开始,血液渐趋高凝状态,妊娠末期最明显。故当产科意外时,易发生DIC。

(四)微循环障碍

休克等原因导致微循环严重障碍时,血液淤滞,甚至“泥化”。此时,红细胞聚集,血小板黏附、聚集。微循环障碍所致的缺血、缺氧可引起酸中*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这也可促进DIC的发生发展。巨大血管瘤时,由于微血管中血流缓慢,甚至出现涡流,以及伴有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可促进DIC的发生、发展。低血容量时,由于肝、肾血液灌流减少,使其清除凝血物质及纤溶产物功能降低,也可促进DIC的发生发展。

三、分期和分型

(一)分期

根据DIC的发展过程,典型的DIC可分为三期:

1.高凝期

各种病因导致凝血系统激活,凝血酶产生增多,血液凝固性异常增高,微循环中形成大量微血栓。

2.消耗性低凝期

大量凝血酶的产生和微血栓形成,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同时可能继发性激活纤溶系统,使血液处于消耗性低凝状态。此期患者可有明显的出血症状。

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DIC时产生的大量凝血酶及FXIIa等激活了纤溶系统,产生大量纤溶酶,导致纤溶亢进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形成。此期出血十分明显。

(二)分型

1.按DIC的发生速度分型

(1)急性型

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病,临床表现明显,常以出血和休克为主,病情迅速恶化,分期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常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败血症性休克、异型输血严重创伤、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等。

(2)亚急性型

在数天内逐渐形成DIC,临床表现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常见病因有恶性肿瘤转移、官内死胎等。

(3)慢性型

病程长,由于此时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且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较健全,临床表现较轻,不明显,常以器官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有时仅有实验室检查异常,尸检病理检查时始被发现。慢性型DIC在一定条件下可转为急性型。常见于恶性肿瘤、胶原病、慢性溶血性贫血等。

2.按DIC的代偿情况分型

在DI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另一方面,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及骨髓生成血小板的能力相应增强。根据凝血物质的消耗与代偿情况可将DIC分为代偿型、过度代偿型及失代偿型。

(1)失代偿型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超过生成。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患者常有明显的出血和休克等。常见于急性型DIC。

(2)代偿型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与代偿基本保持平衡。实验室检查常无明显异常。临床表现不明显或仅有轻度出血或血栓形成症状,可转为失代偿型。常见于轻度DIC。

(3)过度代偿型

机体代偿功能较好,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代偿性生成迅速,甚至超过消耗,可出现纤维蛋白原等暂时性升高,出血或血栓形成症状不明显。常见于慢性DIC或恢复期DIC,也可转为失代偿型DIC。

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出血

出血常为DIC患者最初的症状,可有多部位出血。严重者可同时多部位大量出血,轻者只有伤口或注射部位渗血不止等。

(二)器官功能障碍

DIC时,大量微血栓引起微循环障碍,可导致缺血性器官功能障碍。微血栓主要阻塞局部的微循环,造成器官缺血、局灶性坏死。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致器官功能衰竭。不同脏器受累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发生在肾脏可累及入球小动脉或肾毛细血管,严重时导致双肾皮质坏死及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如肺脏受累,可出现呼吸困难、肺出血及呼吸衰竭。肝脏受累可出现*疸、肝功能衰竭等。胃、肠道受累可出现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总之,由于DIC的累及范围、病程及严重程度不同,轻者可影响个别器官的部分功能,重者可累及多个器官,同时或相继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脏器功能障碍,即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也是DIC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休克

急性DIC时常伴有休克。DIC和休克可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DIC导致休克的机制如下:①大量微血栓形成,阻塞微血管,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②广泛出血可使血容量减少。③心肌损伤使心输出量减少。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全身微循环障碍,促进休克的发生、发展。

(四)贫血

DIC患者可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统称为裂体细胞或红细胞碎片。由于该碎片脆性高,易发生溶血。DIC是产生这些碎片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在凝血反应的早期,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当血流中的红细胞通过网孔时,被黏着、滞留或挂在纤维蛋白丝上,然后这些红细胞在血流不断的冲击下发生破裂。当微循环受阻时,红细胞还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裂隙,被挤压到血管外,出现扭曲、变形、破碎。除机械作用外,某些DIC的病因(如内*素等)也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容易破碎。但是,某些DIC患者的血涂片也可见不到裂体细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