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我们孩子反复鼻出血,有半年时间了,在小诊所也看过,他们说小孩子饮食不节制,积食发热胃火旺导致的,我也觉得是这样,所以没有重视,最近出血量越来越多,而且不太容易止住,所以我们去耳鼻喉科就诊了”一位妈妈哭着说,手里拿出孩子的检验单。
接诊患儿的袁秋丽主治医师,一边安慰患儿家长不要慌,一边对患儿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根据她20余年工作经验,患儿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首先考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性贫血,同时为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低增生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袁医生马上与患儿家属沟通,一边申请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一边准备骨髓穿刺相关操作。鉴于患儿血小板数量极少,为防止骨髓穿刺时患儿哭闹引发出血,因此在深镇静状态下进行骨髓穿刺。
袁秋丽主治医师对患儿进行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结果
经过输血、丙种球蛋白冲击、中药汤剂口服以及临床对症处理后,患儿病情好转明显。依据相关检验、检查结果明确患儿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种疾病以自发性皮肤和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多为皮下出血点或为瘀斑、紫癜,常伴鼻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大出血、颅内出血少见,一旦出血预后不良,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因此门诊接诊时多询问、多观察、一旦遇到常有皮肤黏膜出血点、鼻出血量多,不易止的患儿,切忌忽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
治疗第四天患儿血常规报告单
住院期间患儿治疗病程短、疗效好,与袁医生的尽心尽责以及家属的积极配合密不可分,袁医生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治儿科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小儿腹泻以及多种疑难杂症。
袁秋丽主治医师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去常称为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们发现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所以就称之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英文简称是ITP,部分书籍把它介绍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该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儿童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严重者会出现内脏出血,比如消化道出血,甚至会发生肺出血、颅内出血等情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可以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其他病症。继发性常见于下列情况:疫苗接种、感染、抗磷脂综合症、SLE、免疫缺陷病、药物、淋巴增殖性病变、骨髓移植的并发症。
医院儿科一病区(兼儿童重症)全体医务人员同心同德,不断进取,潜心专研业务水平,用心呵护祖国花朵,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联系电话
于峰伟:
袁秋丽:
儿科一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