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TUhjnbcbe - 2020/11/28 4:49:0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又称真性血小板增多症或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巨核细胞系增殖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患(MPD),病因不明,约50-70%患者有JAK2VF基因突变。发病率为0.1/10万人口,发病年龄2-90岁,好发于50-70岁。女:男=1.3:1。

临床表现:1)80%患者有不明原因的出现或血栓形成。

a.出血常为自发性,可反复发作。以胃肠道出血常见,也可有鼻、齿龈出血、血尿、呼吸道出血、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见。

出血机制:血小板功能缺陷,粘附及聚集功能减退,血小板第三因子降低,5-羟色胺减少以及释放功能异常。

b.血栓发生较少。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机制: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因血小板过多,活化的血小板产生血栓素,易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反应,可微血管内形成血栓。

2)侵及肝脾等髓外组织器官。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1)血小板计数:(-)×/L。形态一般正常,但有巨大型、小型及畸形,常聚集成堆,偶尔见到巨核细胞碎片及裸核。

2)红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形态大小不一,呈多染性,也可出现豪-胶小体及嗜碱性点彩,少数病人有反复出血而导致低色素性贫血。

3)白细胞增多:(10-30)×/L,偶尔可达到(40-50)×/L,一般不超过50×/L。以中性分叶核细胞为主,偶见幼粒细胞。

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骨髓象:1).各系均明显增生,以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增生为主;

2).原始及幼稚细胞均增多,血小板聚集成堆;

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出、凝血试验:1)出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消耗时间缩短,血块退缩不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活酶生成障碍。

2)血小板粘附功能及肾上腺素和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均降低,但对胶原聚集反应一般正常。

其他:血尿酸、乳酸脱氢酶、血清酸性磷酸酶均增高。部分病人因血小板破坏,大量钾离子释放到血中,引起假性高血钾症。染色体检查部分病人有21号染色体长臂缺失。

诊断标准:1)血小板持续大于×/L;2)骨髓象以巨核细胞系增多为主;3)除外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4)存在基因突变;5)除外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治疗:1)骨髓抑制药白消安为常用有效药物,宜用小剂量,开始4-6mg/d。如要求血小板快速下降可选用羟基脲2-4g/d,3-4天后减至1g/d;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马法兰等都有效。当血小板数下降或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如有复发可再用药。

2)放射核素磷(32P)口服或静脉注射,首次剂量0.08-0.11MBq,如有必要三月后再给药一次。一般不主张应用,因有诱发白血病的可能。

3)血小板分离术可迅速减少血小板量,常用于妊娠、手术前准备及骨髓抑制药不能奏效时。每次循环血量为患者1.5倍血容量,连续3天,每天一次。可作为一种临时应急措施。

4)干扰素可对巨核细胞生成抑制及血小板生存期缩短。剂量为3-5mu/d。

5)其他抗血小板、抗凝。

禁忌:脾切除治疗。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