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继发性贫血
TUhjnbcbe - 2020/12/9 14:17:00
治白癜风最佳医院选择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13575.html
继发性贫血

1、继发性贫血也称症状性贫血,多继发于某些慢性系统性疾病所致的一类贫血。

2、常见的原发病有:

⑴慢性肝脏疾病

⑵慢性肾脏疾病

⑶内分泌疾病

⑷慢性感染

⑸艾滋病等

3、发病机制:

⑴原发病所致的营养摄入不足、储存铁减少、红细胞丢失或破坏过多及红细胞再生障碍。

⑵与多种造血负调节因子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有关。

一、慢性系统性疾病贫血(一)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1、慢性肝脏疾病所致贫血较多见,慢性肝炎、营养性和酒精中*引起的肝硬化均可发生贫血。

2、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有:

⑴代谢障碍所致的造血物质缺乏引起的贫血。

⑵门静脉高压及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引起的出血。

⑶脾功能亢进及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红细胞破坏增多。

⑷因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及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红细胞生成障碍。

3、临床上以肝病的临床表现为主,贫血多为轻至中度的大细胞性贫血。

(二)慢性肾脏疾病所致贫血

1、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机体发生贫血(简称肾性贫血)。

2、主要原因是肾小管旁器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减少,抑制EPO的物质增多,导致骨髓红系祖细胞的分化增殖障碍而引起贫血。

3、临床表现主要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

4、贫血程度随病情进展表现不一。

5、本病易于诊断,以肾功能(血清尿素氮、肌酐)异常和EPO减少为特征。

(三)内分泌疾病所致贫血

1、甲状腺、肾上腺、垂体和性腺功能减低等内分泌疾病时内分泌紊乱引起红细胞的造血功能受影响。

2、主要调节造血活动的内分泌素不足,使骨髓增生不良甚至低下,出现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3、临床上表现以相应内分泌腺的症状和体征为主。

二慢性病性贫血

1、慢性病性贫血常发生于慢性感染、炎症和肿瘤性疾病。

2、以结核、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骨髓炎、肾盂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和各种肿瘤为最多见。

主要引起贫血的原因可能有:

⑴铁从巨噬细胞动员到血浆有障碍,铁代谢障碍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⑵某些红细胞外在因素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

⑶红细胞生成素释放减少和骨髓对红细胞生成素反应迟钝。

临床主要以原发病症状为主。

实验室检查特征主要有:

⑴血象:

①2/3患者是正细胞性贫血,1/3患者表现为小细胞性贫血。

②网织红细胞多正常。

⑵骨髓象:

①粒红比例正常或红细胞系统增生减低。

②铁染色细胞外铁增多,多存在于巨噬细胞中。

③肿瘤骨转移时,肿瘤细胞转移和浸润到骨髓,使骨髓造血系统受损,同时做活检可辅助诊断。

⑶生化检查:

①可见血清铁水平低于正常,总铁结合力也低于正常,转铁蛋白饱和度正常或降低。

②血象和骨髓象的变化很少有特异性,而血生化指标有助于与缺铁性贫血进行鉴别。

三、骨髓病性贫血

1、骨髓病性贫血指骨髓被异常组织浸润后所致的贫血。

2、本病贫血的原因主要是:

⑴当发生骨髓转移癌和骨髓纤维化等疾病时,骨髓被异常组织或细胞浸润后,异常组织在骨髓恶性增生,释放*素,争夺或干扰造血物质的利用,使造血组织被破坏或排挤。

⑵异常细胞所分泌的某些物质还有抑制正常造血细胞的功能。

⑶临床表现以一般恶性肿瘤的症状为主,同时出现贫血和出血的症状,有明显骨髓浸润所致的全身骨骼疼痛和局部压痛。

1,血象

⑴贫血程度不一,呈正常细胞性。

⑵血片中红细胞大小不等和异形红细胞(梨形、泪滴状、碎片状、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多见。

⑶网织红细胞增高。

⑷可出现中晚幼红细胞和中晚幼粒细胞。

⑸血小板通常减低,可见畸形、巨大的血小板和裸核型巨核细胞。

2.骨髓象和活检

⑴骨髓中发现转移瘤细胞是本病的确定性诊断。

⑵瘤细胞常聚集成堆,排列紧密,互相叠压,或胞质彼此融合。

⑶核大,核染色质粗糙浓密,分布不均匀。

⑷核仁大而突出。

⑸浆多深蓝或灰蓝,边缘不规则,有紫红色颗粒或空泡。

⑹骨髓活检比涂片发现瘤细胞阳性率高。

3.X线检查

发现骨骼有浸润和破坏性改变。

4.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

常见增高。

5.单克隆抗体

用于骨髓组织切片检查,使疾病的诊断有了重大进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继发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