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经产妇阴道分娩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
TUhjnbcbe - 2020/12/25 16:27:00
北京白癜风专科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摘要

目的:探讨经产妇阴道分娩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为临床防治产后大出血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年5月-年12月期间在该院阴道分娩的50例大出血经产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阴道分娩无产后出血的50例经产妇为对照组,在两组产妇入院时详细询问临床资料、合并症、既往史等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结果:研究组产妇年龄≥35岁、胎次>3次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单胎、多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粘连、胎盘滞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贫血、不良孕产史、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产妇年龄≥35岁、胎次>3次、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粘连、胎盘滞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贫血、不良孕产史、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阴道分娩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论: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需及早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产后大出血风险。

关键词:经产妇;阴道分娩;大出血;危险因素;干预措施

产后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较急,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大出血在所有产科疾病中致死率高居首位,产妇易出现休克等情况。若休克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在经过相应救治后,仍存在严重性、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风险,影响预后。产后大出血常为突然发病,若不及时实施抢救,对产妇生命造成直接危害,引起产妇死亡,因此积极做好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产妇产后大出血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高危因素较多,多认为精神过于紧张、凝血功能异常、胎盘滞留等因素是造成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但具体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为减少经产妇阴道分娩后大出血发生率,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选取年5月-年12月期间在本院产科阴道分娩的50例大出血经产妇为研究组,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9.4±2.5)岁;分娩孕周35~41周,平均(38.5±2.1)周;41例单胎妊娠,9例多胎妊娠。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产科阴道分娩的无产后出血的50例经产妇为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1±3.4)岁;分娩孕周35~42周,平均(38.3±2.8)周;43例单胎妊娠,7例多胎妊娠。两组产妇在年龄、分娩孕周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诊断标准

①产妇在产后24h内出血量超过ml;②产妇在娩出胎儿2h后的出血量超过ml。改为阴道分娩的产妇在娩出胎儿后24h内失血量超过ml。

1.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对象均为经产妇;②无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具备一定沟通能力;③不存在恶性肿瘤及重要脏器疾病者;④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⑤所有入选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初产妇;②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③非自愿参加者(建议删除);④合并患有肝、肾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⑤合并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

1.2方法

1.2.1产后出血测量

产后在产妇臀下放置专用的弯盘收集出血,2h后将弯盘取出并用量筒测量出血量;后至产后24h,应用会阴垫收集出血,运用称重法对出血量进行计算,将两次出血量相加即为产妇阴道分娩后的总出血量。

1.2.2收集资料与分析

详细询问产妇在入院将分娩时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周、合并症、既往史、孕产次、单多胎、妊娠并发症,并在产妇分娩后测量、记录新生儿体重;主要病症、既往史包括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粘连、胎盘滞留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贫血、不良孕产史、凝血功能障碍等,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研究组产妇≥35岁、胎次>3次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单胎、多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主要病症与既往史

研究组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粘连、胎盘滞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贫血、不良孕产史、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对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产妇年龄≥35岁、胎次>3次、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粘连、胎盘滞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贫血、不良孕产史、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阴道分娩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见表3。

3讨论

产后出血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致死率高等特点。研究发现,产妇产后出现大出血易因短时间内失血过多,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性贫血等并发症,重者可出现休克及死亡,严重影响产妇健康及预后。因此临床应对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研究表明:

①高龄产妇及经产妇、多胎次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情况。随着产妇年龄增长,多次妊娠与生产不利于子宫功能恢复,机体的子宫收缩功能明显减弱,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状况,造成血管闭合效果降低,从而引发大出血。

②临床许多因素均可引起阴道分娩痉挛性宫缩的发生,进而使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发生胎盘滞留,导致产妇正常宫缩受到影响,进而出现产后出血情况。

③对具有多次不良宫腔操作、刮宫史的孕妇,其子宫内膜可能早已受到损伤,更容易出现胎盘粘连情况,使分娩时出现胎盘难以剥离情况,而在胎盘被剥离之后则可出现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使产后出血率增加。

④产妇多次妊娠及分娩、流产增加了子宫内膜感染风险,诱导胎盘粘连及胎盘前置、胎盘植入发生,抑制正常阴道分娩顺利实施,导致产后出血风险增加。

⑤同时产妇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重度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既往史,均可引发产后大出血,分析原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易增加血管内压力,加之产妇在实施阴道分娩时常伴有紧张及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可进一步升高血压,进而引发产后大出血;

⑥凝血功能异常是因产妇体内必要凝血因子不足导致,一旦产妇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出血,血液不易凝固,故容易引发产后大出血;

⑦软产道损伤也会引起产后大出血,分析原因主要为经产妇会阴未得到合理保护、产程进展较快、子宫收缩太强、胎儿娩出时会阴口较小、宫颈裂伤所致。

⑧胎儿体重和多胎妊娠也易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胎儿体重过重和多胎妊娠会导致产妇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使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受到影响,产后则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前置胎盘可使孕妇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而导致子宫收缩力差,使完全剥离附着于此处的胎盘受到影响,进而引起产妇子宫渗血。

因此针对阴道分娩的经产妇,临床需针对产妇症状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干预工作,强化产妇围产期指导,改善助产、临床生产技术,尽量减少产后大出血发生风险,提高分娩质量,保障产妇分娩后生命安全。

本研究根据危险因素分析,认为应在产妇围生期实施及时有效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在第一产程对产妇的相关生理状况进行有效评估,对产后大出血进行预测评分,及时发现高危因素,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防治方案,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对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预测评分高的产妇高度警惕,及早进行预防,组织专业的抢救团队随时做好准备,同时与产妇家属及时沟通,便于出现状况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投入抢救;

②同时根据产妇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向产妇解释分娩过程,告知产妇分娩时尽量保持良好心态,鼓励产妇家属参与护理工作,提高产妇社会支持,减轻心理压力,并及时了解产妇产程进展,明确有无异常;

③在第二产程营造良好的待产环境,鼓励丈夫陪伴,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产妇阴道分娩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