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这一事件已成为质疑生物类似药有效性或安全性的“经典”案例,许多原研药的销售代表,都会在推广PPT中强调这一案例。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发表了一篇题为Purered-cellaplasiaandepoetintherapy.(BennettCL.)的论文,详细阐述了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tin,EPO)治疗中,曾观察到不良事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plasia,PRCA)表现出发生率的大幅波动。文中回顾了年起,EPO诱发PRCA的病例数开始上升,并于年达到峰值,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都有病例报道。虽然这一分析可能受给药途径、国别、报告日期等因素的制约;但可以发现,在所有案例中,涉及美国境外Eprex的案例,占比高达92%。此外,大多数案例,均是因慢性肾损伤继发性贫血而接受EPO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chronickidneydiseasepatients,orhemodialysispatients)。[1]年-年全球发病率变化(Ref[1]BennettCL,NEJM)
EPO作为一款经典的生物制品使用历史较久,多用于治疗继发性贫血,全球范围内年销售额可达数十亿美元。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安进、强生等企业即在美国、欧洲等主要法规市场提起EPO申请。并获得批准,EPO共有EPOα、EPOβ、达依泊汀(epoetinalfa,epoetinbeta,darbepoetin)等不同的形式,强生在欧洲获批的Eprex于年上市,安进在美国获批的Epogen也于年上市,两者同属于EPOα。EMA后续也批准了数家生物类似药。过往的用药历史中,并未发现如此集中的EPO诱发PRCA病例。[2]业界一般认为年前后Eprex的处方变化,是导致药物警戒系统拉响警报的主要原因。时值疯牛病盛行,有供应欧洲与加拿大的Eprex生产商,依照EMEA建议,以聚山梨醇酯代替之前使用的人血清蛋白(HumanSerumAlbumin,HSA),作为处方的稳定剂,以避免潜在的疯牛病或HIV病*污染蛋白制品的可能。但是同期美国用药,无论是第一代EPO,还是第二代EPO-达依泊汀,均仍使用HSA作为处方稳定剂。这或许可解释为何大量病例均发生在美国境外。此外,出于经济考虑,患者在90年代,趋向选择皮下注射的给药方式。[3][4]作为欧洲销售的Eprex的生产商,强生自己给出的解释得到了广泛认同——辅料聚山梨醇酯80会带来包材相容性问题,增加了注射推杆橡胶塞的浸出物,进而表现出佐剂效应(adjuvanteffect),增强了免疫原性,催生出更多抗EPO抗体,诱发PRCA病例。也有学者认为,强生这一结论并不可靠,对其发布的关键动物试验(Sharma,B.,Bader,F.,Templeman,T.,Lisi,P.,Ryan,M.Heavner,G.A.Eur.J.HospitalPharm5,86–91().)以及免疫学解释表示质疑,并认为“Eprex因聚集(aggregate)而诱发免疫原性”。聚集是重组生物制品常发生的内源性问题,限于篇幅,本文不再继续分析这些争论。但质疑者同样认为,处方变化带来的高浓度聚山梨醇酯,是品种变性的根源。[5]FDA于年发布的指南定稿,《治疗性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对处方与包材可能引发的免疫原性问题,也作了专门论述。指南中提到,含有聚山梨醇酯的处方,尤其是在胶塞未加聚四氟乙烯镀膜的条件下,可能致使包材浸出有机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并可能引发免疫原性问题(参考了Boven等在年发表的论文)。[6]各国监管部门与生产厂商并未放任事态发展。随着生产厂商给胶塞增加覆膜,改进贮存与运输条件,以及监管部门管制皮下注射给药方式等措施的出台,年EPO诱发的PRCA病例数与年相比就有较大下降。在年的统计中,发生率已下降至年以前的水平。[2]有趣的是,时至今日,这一事件已成为质疑生物类似药有效性或安全性的“经典”案例,许多原研药的销售代表,都会在推广PPT中强调这一案例,并重申一些经典论文中的表述,如:“生物制药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程序比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生产复杂。传统的药物通常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在~0的化合物分子,而生物制药产品通常是一类较大的,结构复杂的异源性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在~。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的生产相比,生产生物制药的厂家需要大量的批次记录(vs.10),产品质量检验(vs.),更严格的程序步骤(vs.)以及更多的程序数据入口(vs.)。生物制药分子的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大,结构复杂,其来源多为活体细胞,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对生产环境的敏感性。细胞培养的条件(温度、营养)、产品的加工、纯化、储存和包装都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整个过程中的微小差别会对最终产品的质量、纯度、生物特性以及临床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7]此事或许还给EPO申报者的临床试验设计、以及监管机构的审评策略带来了影响。如何评价生似药的相似性,这一讨论从未停止过。本文不再进一步回溯探讨后续EPO申请的审评情况。但无论是*府还是企业,对于如何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以更好的显示与原研的相似性或变更前后的可比性,以及如何避免给患者引入免疫原性或者其它额外风险,都应不断的加以思考。注释墙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tin,EPO):一种治疗用重组蛋白,治疗继发性贫血,已有同种生似药上市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plasia,PRCA):本例中EPO制剂表现免疫原性所导致的直接后果EPOα、EPOβ、达依泊汀(Epoetinalfa,Epoetinbeta,Darbepoetin):不同亚型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rex、Epogen:促红细胞生成素α的两个商品名,其中Eprex由强生生产销往欧洲,是本文所论述药物警戒事件的主角渗出物(Leachates):通常指在药品作用下从包材中溶出的物质,可能增高杂质水平,影响处方稳定性与安全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作出反应的属性,是生物制品常见的不良反应诱因佐剂效应(Adjuvanteffect):免疫学术语,指改变免疫类型或增强免疫效果聚集(Aggregate):生物制品常见的变性方式,可能引起效价降低与意外的免疫效应人血清蛋白(HumanSerumAlbumin,HSA):生物制品常用的一种人源稳定剂聚山梨醇酯(Polysorbate):生物制品使用的另一种稳定剂,也是注射剂的常见辅料慢性肾损伤患者(Chronickidneydiseasepatients,orhemodialysispatients)
编译:识林-葳Reference[1]BennettCL,LuminariS,NissensonAR,etal.Purered-cellaplasiaandepoetintherapy[J].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