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病例挑战一只贫血的猫
TUhjnbcbe - 2021/2/17 4:18:00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来自eclinpath的一个病例,记得先思考判断再看后面答案。病例信息一只1岁雌性已绝育家养短毛猫在丢失3周后送至首诊兽医处就诊。该猫倦怠、食欲不振,左后肢疼痛,黏膜苍白,体温34.8℃。诊所内血检发现严重贫血,HCT9%。稳定后转诊医院急诊部门进行输血。到达时,该猫安静、警觉有反应,全身都是跳蚤粪便,左跗关节内侧有个脓肿,黏膜苍白,脉搏微弱,呼吸频率升高。先稳定该猫,第二天送血至临床病理实验室做CBC检查。CBC显示有严重贫血,HCT12%(参考范围31%-48%),中度炎性白细胞相,中度白细胞增多伴轻度核左移和轻度中*性变化,以及中度血小板减少。血涂片作为CBC的一部分,有如下图片,请根据这些图片回答下面问题。1.图中有哪些红细胞形态变化?2.根据这些红细胞变化,这只猫贫血的机理是什么?3.你能找到贫血的原因吗?判读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haemofelis猫血支原体)感染导致的血管外溶血性贫血,伴继发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解释很多支原体黏附在红细胞上面,呈特征性的杆状环形球形(图1-2A,问题3)。大小符合猫血支原体,可以通过PCR检测进行鉴别。相符的红细胞形态变化包括轻度多染(绝对网织红细胞计数为30.8,参考范围8.5-60.7×/μL),提示开始有再生反应。还有红细胞凝集和很多球形红细胞,提示有继发性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主要是因为血管外溶血(问题1和2)。球形红细胞被认为是因为胞啃作用,也就是巨噬细胞通过免疫球蛋白Fc受体将红细胞的一部分啃噬掉,然而也有部分是因为抗体或补体诱导的磷脂双分子层变化。猫中很难确定性判断为球形红细胞,因为猫正常红细胞缺乏中央淡染区。红细胞凝集是因为红细胞表面有大量IgG或IgM抗体,导致红细胞相互交联,形成三维聚集物。还有少量至中等数量的影红细胞,这在猫血支原体感染时非常不常见(图2A,影红细胞,提示红细胞破裂,残留的膜像影子一样)。这些通常是采血、储存或血涂片(体外溶血)过程中导致的伪像,但考虑到是在新鲜血液中大量存在,且有轻度溶血血浆,提示该猫有体内血管内溶血(问题1和2)。这里的血管内溶血很可能是因为补体激活,在红细胞膜上聚集形成穿孔导致红细胞破裂。图1A可见多个红细胞聚集(黑色箭头),少量多染红细胞(黑色无尾箭头),一个有核红细胞(红色箭头),两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很难看见球形红细胞和支原体(见图2A)。瑞氏染色。图2A高倍镜下可见很多位于红细胞表面的环形和杆状支原体(黑色无尾箭头),还有一些淡粉色的影红细胞(黑色箭头),表面仍有细菌附着。有两个多染红细胞。球形红细胞(右上角)是比成熟红细胞更小的细胞,但在猫中很难确定。瑞氏染色。讨论嗜血支原体属是没有细胞壁的革兰阳性和非抗酸的小细菌(0.3-0.8μm)。它们可能会感染很多物种,且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这些细菌会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并进行复制,血涂片上看起来是球形、杆形或环形。支原体属只有非常少的基因组,因而它们需要依赖宿主获得营养。最早这些支原体属被分类为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血巴尔通体属的附红细胞体。但经过更多研究和16SrRNA的测序分析,这些细菌被重新分类为支原体属。有三种嗜血支原体可感染猫:Mycoplasmahaemofelis(猫血支原体),CandidatusMycoplasmahaemominutum(暂定种血小型支原体)和CandidatusMycoplasmaturicensis(暂定种苏黎世支原体)。两种新的支原体命名带有“暂定种”是因为还没有充分的种属证据。这三种支原体的致病性有所不同,导致的疾病严重程度也不同。其中猫血支原体是最少见且致病性最高的。猫血支原体更大,血涂片上更容易看到,可能会导致中度至严重贫血,也就是所谓的“猫感染性贫血”。贫血的部分原因是细菌直接损伤红细胞,但主要原因是继发性免疫介导性红细胞破坏。血管外溶血是贫血的主要机制,但也有一些罕见血管内溶血的感染猫的报道。据报道,猫同时感染FeLV和/或FIV,贫血会更严重。CandidatusMycoplasmahaemominutum(暂定种血小型支原体)似乎更加常见,但致病性较低。它更小,血涂片上更难发现。通常感染后猫没有临床症状,也没有贫血。然而,如果猫有免疫抑制或同时感染FeLV或FIV,可能会出现贫血。CandidatusMycoplasmaturicensis(暂定种苏黎世支原体)是在一群瑞士猫中发现的一种更新的嗜血支原体,在南非、英国和澳大利亚猫中也有报道。它的流行率很低,与猫血支原体相似,当同时感染其他嗜血支原体或免疫抑制时可能会导致轻度贫血。关于这些细菌时如何传播的,现有很多理论。有评估跳蚤和蜱虫作为传播媒介的研究,但证据不是很充分。也有研究评估攻击行为和经咬伤直接接种,似乎咬伤脓肿和嗜血支原体感染之间有强相关。其他常见风险因素包括雄性、外出和同时感染逆转录病变,所有这些都支持直接咬伤接种。嗜血支原体感染后的临床症状取决于贫血的严重程度。轻度贫血可能导致倦怠、轻度黏膜苍白和一些食欲不振。如果贫血很严重,动物可能会有显著倦怠至迟钝,黏膜明显苍白,厌食,心动过速,生理性心杂音和呼吸基础。感染猫可能会低体温或发烧。实验室检查,贫血通常是再生性的,可能会发现H-J小体增多。罕见病例可能会出现有核红细胞增多。某些感染猫可能会出现红细胞凝集。影红细胞(如本病例)提示有血管内溶血,在抗体介导的补体激活破坏红细胞的膜后出现,但这是嗜血支原体感染后的一种罕见表现。如果未发现再生反应,应检测FeLV,排除合并感染。白细胞可能会正常、升高或降低,取决于合并症。关于培养这些挑剔的支原体属,人们尝试了很多努力,但至今都未成功。可以通过血涂片发现猫血支原体确诊,其他两种太小了无法确认。然而,急性患病期间大约只有50%病例能看见细菌。染液沉渣或水迹伪像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猫血支原体。因为治疗后支原体可能会很快消失,因此应在治疗前采血制作血涂片检查。基因检测PCR目前被认为是诊断支原体感染的金标准。最早是通过传统PCR检测,根据琼脂凝胶上条带来判断。随着PCR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先进的实时荧光定量PCR,不仅可以检测支原体,而且可以鉴定种属。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取决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需要给予抗生素3-4周。对于PCR阳性但没有贫血的猫,不建议治疗,因为抗生素也不是无害的,而且没有治疗能够完全清除这些细菌。多西环素(10mg/kg/day)3周一直以来是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治疗。因为多西环素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和食道炎以及狭窄,人们也在研究其他有效的治疗方式。证据表明氟喹诺酮类(例如恩诺沙星和马波沙星)很有效,并且可能更长时间地清除支原体。研究证实普多沙星能有效抵抗猫血支原体,而且清除病原体的时间比多西环素更长。其他治疗方式包括输血(严重贫血),静脉输液支持疗法和糖皮质激素降低免疫介导性红细胞破坏,但后者存有争议。文献中有免疫抑制病人感染嗜血支原体的报道。支原体属可能有人畜共患性,因此处理感染动物的样本时应小心,尤其是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人THE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挑战一只贫血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