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专家认为,成年男性Hb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g/L,孕妇Hbg/L就有贫血。
一、根据红细胞形态特点分类主要根据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三类
贫血的细胞学分类
———————————————————————————————————————
类型MCV(fl)MCHC(%)常见疾病
——————————————————————————————————————
大细胞性贫血>32~35巨幼细胞贫血
正常细胞性贫血80~32~35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32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二、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
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将贫血分为①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缺乏造血原料(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等)及骨髓疾病影响了造血;②红细胞破坏过多:由于过度的红细胞破坏,体内的代偿能力不足以弥补和维持红细胞生成与破坏之间的平衡;③失血性。
针对缺乏造血原料所造成的贫血,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开展了“贫血三项”(铁、叶酸及维生素B12)的检测,通过先进的贝克曼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测试,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测试时间短,为您提供准确、方便、快捷的检验报告!
一、叶酸(FolatAcid)
叶酸又名蝶酰鼓氨酸,是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与谷氨酸组成,在维生素C和还原型辅酶Ⅱ的参与下,可以转变长具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分子上的第5位和第10位上是携带一碳单位的位置,在DNA胸腺嘧啶的合成过程中,特别是磷酸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DUMP)经甲基化作用变成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Dtmp)的过程,需要N5N10-甲烯四氢叶酸供给甲基。叶酸盐是一种维他命,由小肠吸收后储存于肝脏。其生物化学功能是辅酶A,与细胞生长及DNA合成密切相关。
参考值:11.71±3.90nmol/L
临床意义:
●叶酸缺乏常见于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体内需求增加。后者常见于怀孕、酗酒、肝炎或其他引起肝功能不全的疾病。
●叶酸缺乏将导致巨幼细胞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并导致神经病理方面疾病。
●恶性疾患(肺癌、肠癌等)及肾性贫血,叶酸浓度低于正常。
●白血病病情监测,白血病患者叶酸降低,其水平与病情有关,活动期下降,缓解后正常,复发重新下降。故可作为白血病监测病情变化的手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叶酸浓度高于正常。
二、维生素B12(VitB12)
由称钴胺素,其结构包括两个组分:一是咕啉换环,二是核糖核苷酸。钴离子与不同基因结合,形成不同形式的VB12,B12经口摄入后,与胃液中的“内因子”蛋白结合后,在回肠中吸收后储存于肝脏。其生物化学功能与叶酸类似。
正常参考值:.6±.4pmol/L
临床意义:
●B12缺乏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胃粘膜“内因子”蛋白缺乏所至的恶性贫血,恶性肿瘤所至继发贫血。其它如胃、肠切除术后,肠炎、长期吃素者均影响B12吸收、摄取,使B12降低。
●B12异常增多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肾性贫血、真红细胞增多症、各类肝病。
三、铁蛋白(Ferritin)
铁蛋白是一种棕色的含铁蛋白质复合物,分子量为45~90万,主要在肝脏合成,存在于机体、脾、骨骼等组织中。它反应肝脏储铁总量及机体营养状态,是检测缺铁和铁负荷过多疾病的有效指标。
正常参考值:
男:32-ng/ml,女:15-ng/ml。
临床意义: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贫血,实验室检查方法甚多,但不及铁蛋白灵敏可靠,因体内铁缺乏早期无显著贫血改变,仅体内储铁减少,此时铁蛋白开始减少,以后才出现血红蛋白合成迟缓,临床上表现贫血。
●恶性血液病血清中铁蛋白含量上升。
●肝癌及肝病的辅助诊断正常时,体内多数铁蛋白在肝内合成储存。肝癌时,肿瘤生长引起肝细胞损伤坏死,使肝细胞内铁蛋白进入血中;同时癌细胞亦可合成分泌铁蛋白,引起血清铁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肝硬化、肝炎患者因肝细胞坏死损伤,肝转运,清除率降低,而引起铁蛋白升高。
●其它白血病、骨髓瘤、胃、肠、肺、乳腺癌、黑色素瘤等可有铁蛋白异常增高,辅助诊断肿瘤。
铁蛋白在各种感染性疾病如炎症,感冒、肠炎、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均升高且与病情相关,应与结合临床确诊。
血色素沉着病的诊断,铁蛋白浓度增高,分遗传性和继发性,遗传性的患者小肠吸收铁功能异常增高,继发性的因频繁输血引起铁负荷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