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老不好,到底是咋回事?
春季,很多宝宝都很容易腹泻,如果宝宝持续腹泻10天以上没有明显好转,同时伴有腹胀,无规律哭闹、夜间睡眠不好时,要考虑是不是乳糖不耐受!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酶缺乏是广泛存在的世界性问题,亚洲人群发生率高。不同国家乳糖不耐受发生的高峰年龄段不同,日本在7~8岁,非洲在3~5岁,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和哈尔滨4大城市3~13岁名健康儿童调查提示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较高,87%的的儿童乳糖不耐受发生在7~8岁。
乳糖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乳汁中,在人乳中约含7%,是母乳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为机体提供能量。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引起腹泻,母乳或者奶粉为主食的儿童一旦腹泻,会较长时间也不好转,往往需要换用无乳糖奶粉后,腹泻才能慢慢好转。
由于乳糖酶缺失或活性降低可导致乳糖吸收不良,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结肠后可被细菌发酵生成醋酸、丙酸等短链脂肪酸及二氧化碳等气体,进而增加肠内渗透压,出现肠鸣、腹痛、腹胀和渗透性腹泻等临床表现,称为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酶缺乏还影响小肠组织对钙的吸收,从而引起儿童缺钙或佝偻病。
如何区分乳糖不耐受和轮状病*性肠炎宝宝的乳糖不耐受会引起腹泻,轮状病*同样会引起腹泻,两者导致的结果一样,我们应该怎样区分它们呢?
1
症状上区分
轮状病*性肠炎既往也叫“秋季腹泻”,四季均可发病,症状包括发烧、呕吐、腹痛以及水样腹泻,常常是吐先于泻。
一般来说轮状病*有自限性,注意补足液体和能量,适当应用胃肠粘膜保护剂,减轻症状,在3-7天内可以自愈,大便常规检查一般无红细胞,白细胞0-2个/HP为特点,确诊则可以通过大便的轮状病*抗原检测来明确。
如果宝宝有感染性腹泻的病史、肠炎治愈后仍出现腹泻,伴有腹胀、肠道排气增多等,就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
疑似乳糖不耐受症时可先尝试去乳糖饮食,通常2周内临床症状消失而再次摄食后症状复发即可诊断乳糖不耐受,大部分患儿无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2靠便便的颜色判断
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患儿一旦食用母乳或者其他包含乳糖的食物就会出现顽固的腹泻,大便持续稀烂糊状,有大量奶块,泡沫多,有上述表现怀疑该病的或者有家族史的患儿,医院就诊,确诊,尽早开始使用无乳糖奶粉或者添加乳糖酶治疗。
而如果患上轮状病*性肠炎,便便一般为白色米汤样或*绿色蛋花样稀水便,不含血或黏液。
不正常的宝宝便便颜色:
3尿半乳糖检测试
确诊试验:尿半乳糖检测试,即测定尿中半乳糖水平可以间接特异地反映乳糖的消化吸收状况,判断受试者是否为乳糖不耐受。
其他情况:
在轮状病*性肠炎的过程中,可以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这也是导致部分轮状病*性肠炎病程长达10-14天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诊断轮状病*性肠炎的基础上,出现腹泻>7天,复查大便未见红/白细胞时,则需要通过问诊和尿半乳糖检测等手段来明确有无继发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一般发生在,感染性腹泻、炎症性肠病、手术及药物损伤小肠黏膜后,多种原因致使小肠上皮损伤乳糖酶活性暂时性下降。对于婴幼儿来说,轮状病*肠炎发生率最高,该病*不仅破坏肠黏膜,减少乳糖酶的分泌,还直接作用乳糖酶使其分解,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使腹泻迁延。
乳糖不耐受的治疗和护理1
乳糖不耐受的治疗
1)暂时性去除乳糖:
饮食治疗是乳糖不耐受症的主要治疗方法,避免使用乳糖及含乳糖食物可以有效控制或减轻乳糖不耐受。可以依据临床症状轻重采用无乳糖或低乳糖牛奶(奶粉),目前市售无乳糖奶粉或水解蛋白牛奶均不含乳糖,系优质牛乳蛋白配方,能确保蛋白质的足量供应和良好利用,而且有天然奶味,并含有婴儿正常所需的全部矿物质和维生素。
2)益生菌:
研究表明多种益生菌与乳糖酶有关,乳酸菌可产生乳糖酶,同时可延缓胃排空速率,减慢肠转运时间,加速恢复。
3)直接补充乳糖酶:
现已有乳糖酶口服制剂进入商业化生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乳糖不耐受的护理
腹泻时,需要注意脱水和电解质平衡情况,注意观察是否存在皮肤弹性差、眼窝、前囟凹陷、尿少等脱水症状。
排便后需要及时更换尿不湿、并用湿巾轻柔擦净,待干后穿上新的纸尿裤。如果已经出现尿布皮炎,可在药师、医师的指导下外用鞣酸软膏、氧化锌等外涂。
指导专家
庄思齐
儿科学科带头人
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营养支持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兼循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新生儿学组组长/名誉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围产营养学组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专委会常务委员及营养消化学组副组长
擅长新生儿危重疾病抢救、早产儿并发症诊治、高危儿随访追踪及早期干预治疗、营养评估及体格智能行为发育问题诊治等。
出诊信息
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指导专家
陈纯
儿科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法国巴医院完成博士后
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地中海贫血专业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液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深圳市儿科医疗质量管理中心副主任
深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血液肿瘤免疫学组副组长
专长于儿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地中海贫血等常见儿童血液病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出诊信息
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往期文章
文/*俊彬
图/部分来自网络
编辑/郑天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