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皮肤病概述
1.1猪皮肤的生理特点
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在猪约占体重的7-12%,是由表皮层和真皮层所组成,具有四种功能:(1)维持体液,电解液以及大分子物质的平衡;(2)防御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微生物等的损害或侵入;(3)感受触觉、压觉、痛觉、痒觉以及温度的变化;皮肤通过体表被毛,调节皮肤血液供应以及汗腺的功能来维持体温;(4)免疫调节,提高机体抵抗力。因此,猪体皮肤是否正常和健康,关系着猪只的生长发育和性能发挥。
1.2猪皮肤病的基本概念
猪皮肤病是有二种含义,一种仅是牵涉到皮肤的一类疾病,一种则是内部或全身疾病所引起的皮肤症状,例如猪丹*所出现于皮肤上的方形疹块,猪瘟所表现在皮肤上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这些都是某一种内部疾病在皮肤上所观察到的一种病变。因此,在这里所讲的皮肤病仅是前一种,即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搔痒难受、摩擦墙角、被毛脱落、潮红淤黑、红痛热肿、水泡脓疱、结痂变硬……等等。
1.3猪皮肤病的经济意义
尽管猪的单纯性皮肤病引起死亡很少,但是不重视防治,一旦发生亦会带来不少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1)影响生长发育,降低饲料报酬;(2)影响内外贸易,降低销售价格;(3)皮肤病存在影响种猪免疫应答和利用年限。
2.皮肤病的诊断
首先从流行病学调查入手,了解发病时间、发病数量、病死情况以及发病过程,然后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是全身疾病还是皮肤局部病变,皮肤检查时应着重确定皮肤的病变性质,是原发性或继发性,以及皮肤异常类型:水泡或脓疱、水肿或红斑,最后进行鉴别诊断。
2.1共同症状
通常情况下,这里所介绍的皮肤病,一般均无体温、食欲及精神等明显的全身症状,只局限在皮肤上呈现大小不一的红点疹斑、水泡、脓疱、脓肿、溃疡;有的见脱毛和皮屑,有的则呈现痒感或痛感,被毛粗糙以及皮肤增厚……等等。
2.2各病特点
2.2.1渗出性皮炎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皮炎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因此又称猪的葡萄球菌病。本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病猪全身皮肤有脂性*褐色渗出物胶着,被毛像汗浸湿样,混有尘埃和脱落的表皮等皮垢,呈特有的黑褐色,似煤烟覆盖,有腥臭味。表皮肥厚、干燥、龟裂到处可见。这种病猪皮肤呼吸困难,衰弱、伴有脱水症状,严重者呈败血症死亡。
2.2.2猪痘
猪痘是由猪痘病*或痘苗病*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性是皮肤和粘膜发生特殊的痘疹。本病常发生于4-8周龄的仔猪,痘疹主要见于躯干的下腹部和股内侧以及背部或体侧部等处。初发期为深红色的硬结节,突出于皮肤表面,略呈半球状,表面平整,见不到形成水疱即转为脓疱,并很快结成棕*色痂块,脱落后遗留下白色斑块而痊愈,病程10-15天。
2.2.3真菌性皮肤病
猪的皮肤真菌病主要是须毛癣菌和细小孢子菌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病,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但成年猪较多见。本病在猪群中的散播既可通过直接接触又可间接(器物污染)而进行。同时人、猫、狗及牛之间亦可互相传染。发病部位主要在头部、颈部及肩等皮肤区域,病初为圆形的小疱和丘疹,数日后结成痂块,并连成一片灰棕色皮屑性覆盖物,见脱毛,有痒感。
2.2.4皮肤脓肿
脓肿是指皮肤组织内形成的外有脓肿膜的包囊,内有脓汁的局限性病灶,是猪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猪的四肢、颈部及下腹部等部位。病因主要有三:一是皮肤损伤时,未能及时处理,致使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等一种或多种病原菌侵入并大量繁殖,而引起局部发炎化脓;二是注射疫苗时,由于不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注射针头或注射部位不彻底消*,致病菌侵入而引起脓肿;三是注射氯化钙、高渗盐及砷制剂等刺激性强的化学药物时,由于误注或漏注到静脉管外,亦可引起脓肿。当脓肿发生时,猪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有时可能体温升高,局部红、疼、热、肿,触摸时,初期坚实,后期有波动感,有的则见破口流出脓液。
2.2.5猪疥螨病
疥螨病又叫疥癣病,俗称“疥疮”,是由猪疥螨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寄生虫病。由于虫体在猪的皮肤里钻掘“隧道”而造成皮肤剧痒性疾病。大小猪均能感染,5月龄以下最易发生。病初皮肤发红而表现剧烈的奇痒,经常在墙角处摩擦,这是本病的特征。数日后,患病皮肤上出现小结节,随后形成水疱或脓疱,最后结成痂皮,体毛脱落,皮肤粗糙肥厚或成皱折,甚至龟裂。
2.2.6猪湿疹
湿疹的特点是患部皮肤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及鳞屑等皮损,并伴有热、痛、痒症状。猪的湿疹主要发生于饲养管理不当,或患有寄生虫或内科病的瘦弱贫血的仔猪。最初被毛失去光泽、多发生于全身各处,尤其是股、胸壁、腹下等处发生脓疱性湿疹。脓疱破溃后,形成大量黑色痂,奇痒。
2.2.7溃疡性皮炎
本病为猪体表大部、口腔周围溃疡、坏死或瘤样病变。特异的病症,如耳坏死、面部坏死、关节和骨突处形成骨痂,这些都是由于皮肤外伤后,由猪螺旋体、猪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而引起的。早期病变的特征为红斑、水肿,后坏死、溃疡、肿胀,形成瘘管,瘘管内流出灰褐色粘稠脓汁。
2.2.8皮肤坏死症
本病亦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不同年龄阶段其病变部位有异。在仔猪多发生于膝盖、球节、后踝、肘部、乳头、蹄冠和足底。而在八字腿的仔猪则常见于后踝、外阴和尾部坏死;但母猪的皮肤则多见于肩部、臀部和腭的一侧。至于皮肤坏死的原因,大概与栏舍地面粗糙、过硬、过碱以及生锈的金属丝网摩擦有关。
2.2.9猪红皮病
这是近年新发现的猪皮肤病,在深圳和东莞等地见到在乳猪和中猪群发生,经现场调查及发病试验,初步证明是由病*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病初在面部及颈部出现红斑,随后蔓延扩展到全身各处皮肤,此时发病乳猪精神、食欲稍差,而中猪未见明显变化;约经1-2周,皮肤褪色,表面留有一层很薄的痂皮,随后痂皮自行脱落,皮肤完全恢复正常,并无任何疤痕。
2.2.10吸血昆虫病
虱病是最常见的,虱吸血时引起强烈刺激,使猪在各种物体上摩擦,导致皮肤撕裂、出血。而蚤、蚊和刺蝇等对猪只也会引起同样的刺激,致临床上表现不同程度的擦伤,引起皮肤脱毛,表皮脱落和出血,病变处局限性隆起,呈圆形或出现荨麻疹性水肿。
2.2.11日晒斑
本病是由太阳的紫外线直接照射皮肤而引起的,多见于开放饲养而遮蔽阳光不够的白猪,尤以青年猪严重,日照数小时后,特别在夏季,即见皮肤出现红斑,而且不断扩大,以背部、臀部和耳后多见。皮肤发热、水肿、有痛感,随后经过一段时间患处皮肤干燥,形成鳞屑、脱皮,青年猪可见尾、耳坏死和脱落。
2.2.12拟传染性皮炎
2.2.13猪皮肤瘤结节
2.3实验室检查
根据上述各病的特性,例如真菌和疥螨等可通过显微镜检查而获得确诊,必要时亦可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这更有助于确诊。
2.4类症鉴别
2.4.1与全身(内部)疾病的区别
是单纯性皮肤病还是内部疾病所引起的皮肤病变,这是诊断的首要问题。通常内部疾病都有全身症状,如体温、精神、食欲等均有明显的变化,而且病情较急,病死率高,这与纯粹皮肤病是有很大区别的。
2.4.2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的认识
皮肤疾病有的是由单一因子引起的,例如猪疥螨病、渗出性皮炎等等,另一些则可能是内部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更有一部分是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尤其当前猪病疫情复杂,混合感染较多;因此,在诊断时一定要认真细致的观察,全面深入的分析,才有可能获得正确的结论。
3.皮肤病的防治
3.1预防措施
3.1.1丰富平衡营养,提高抗病能力:丰富而平衡的营养,对促进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特别注意锌复合维生素B及必需的脂肪酸等的供给,能很好提高皮肤的抗病能力。
3.1.2栏舍平坦清洁,减少感染机会:猪栏地面应平坦、中性,周围金属栏杆和丝网要圆滑,定时清洗消*,这对防止皮肤外伤,减少感染,十分重要。
3.1.3严格外科手术,防止细菌感染:对阉割、断脐带、断尾、断齿及注射疫苗或药物时,手术刀、针头及注射部位等一定要严格消*,器械必须高温蒸煮,术部要用5%碘酊涂擦。
3.1.4及时处理外伤,杜绝病菌入侵:一旦发现皮肤外伤,应该即使涂擦浓碘酒,必要时亦可涂上鱼石脂软膏,以便消炎止痛。
3.1.5驱杀吸血昆虫,切断传播媒介:虱、蚤、蚊、蝇等吸血昆虫,既直接刺螯猪体,引起剧痒,又能传播多种疫病,因此经常应用1%敌百虫喷射猪身及周围环境,以驱杀各种体外寄生虫,亦有应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或拌料喂服,效果都很好。
3.1.6注射特制疫苗,提高抗病能力:上述11种常见皮肤病,有些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例如渗出性皮炎和溃疡性皮炎等,据此,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场的致病菌研制自家疫苗作为预防免疫之用,亦有较好效果。
3.2治疗方法
3.2.1清洗消*皮肤:通常用清水冲洗皮肤后,在喷上刺激少的消*药,如0.1%百*杀或1%复合酚以及1-2%敌百虫。
3.2.2局部皮肤用药:在痘疹、湿疹、脓肿等有病变的部位,涂上5%碘酒、20%鱼石脂、1-2%石炭酸酒精、20%水杨酸酒精以及10%水杨酸和霉硝辛等消炎止痒软膏。在日晒斑中可涂上一层植物油。3.2.3全身药物疗法:如皮肤病变较广泛而又较严重,则必须注意全身用药,以防继发感染,加快皮肤康复。例如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等抗菌药物;伊维菌素及虫力黑等抗寄生虫药;地塞米松、强的松和肤轻松等抗过敏及止痒等药物。有时对有传染性的皮肤病,应用病愈猪或健康老母猪的全血或血清,疗效也不错。来源:互联网
回复“猪价”查看最新猪价消息。
回复“微语”查看小编小语。
投稿邮箱:ycqi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