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通量透析?
由于透析膜的孔径不同,透析器的超滤率和对大分子物质的清除率不尽相同,通常大孔径透析膜被称为「高通量」膜。小孔径的透析膜被称为「低通量」膜。
所谓通量,是指透析器对水的清除能力,用超滤系数Kuf[mL/(mmHg·h)]表示,意义为每小时、每个mmHg压力下透析器超滤的水的毫升数。根据透析器的Kuf值把透析器分为低通量、中通量、高通量透析器。高通量透析器的定义为:Kuf>20mL/(mmHg·h),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率>20mL/min。低通量透析器Kuf<10mL/(mmHg·h),中通量透析器介于二者之间。
高通量透析的优势
高通量透析(HFD)使用的超纯透析液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性,更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提高患者对疫苗接种的反应。
高通量透析器独有的高超滤系数、高通透性、高生物相容性,能增加尿*症*素的清除,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改善糖、脂代谢紊乱,保护残肾功能,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从而改善尿*症症状(皮肤瘙痒、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食欲差等),提高免疫率,减少心血管事件,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目的。
高通量透析需要注意的事项
1.当低静脉压、低超滤率时,易出现反超滤。提高血流量,补液同时增加超滤可预防。有研究发现:在血流量相对低的条件下,某些高通量透析器的长轴后2/3都存在7~9mL/min的反超滤。
2.致热源进入血液,轻者微炎症状态,严重者可发生致热源反应,败血症,临床上必须使用超纯透析液,防止细菌污染,加用去除细菌内*素的过滤,截留内*素,以最大限度地预防透析液侧的内*素通过反超进入患者血液。
3.HFD对药物的清除率与药物的理化特性及透析膜的通透性有关,透析后应调整或补充清除的药物。
4.较大的透析膜孔径可导致可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白蛋白等丢失,注意补充以上物质。
高通量透析需具备的条件
1.患者无顽固性低血压、心脏扩大等无法承受高通量透析的高血流量、高超滤的并发症。
2.患者血管通路条件:血流量≥mL/min,避免再循环。
3.设备:透析用水必须使用超纯透析、无致热源的碳酸氢盐透析液,反渗水的细菌菌落计数<0.1cfu/mL,内*素<0.03EU/mL。
4.透析液入口必须装有细菌过滤器,必须使用可调钠、可调透析液流量的透析机。
5.高通量透析时,滤器超滤系数≥20mL/min。
6.透析液流量~mL/min。
高通量透析护理
1.规范预冲:
(1)密闭式预冲,启动血泵,流速≤mL/min,(初始预冲流速高会使透析器丝膜形成涡流,致膜壁和膜腔小气泡附着,产生气栓。使透析器有效膜面积减少,增加凝血概率。)
(2)先排除动脉管路、透析器膜内及静脉管路的空气。
(3)液体从静脉管路排出致废液袋,至少mL。
据相关研究证实,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有多种因素可以诱发微炎症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透析管路中的微粒污染是造成患者炎症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路径长,使用前需要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排气和冲洗处理。由于一次性透析器、管路会有不同程度的硅胶粉末、黏合剂等微粒污染,经过冲洗后的管路由于静电作用仍会有微小气泡附着在管路及血液透析器表面,在外力作用下会进入人体,加重患者的炎症状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循环系统长期进行体外循环,体外循环管道所携带的微粒可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不溶性微粒一旦进入人体,就终生留存于体内,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因此对血液透析管路和透析器进行严格的规范的冲洗处理,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的冲洗量才能冲净透析器和血路管壁残余的微粒、黏合剂及消*物质的残留,减少不良物质对心血管的慢性沉积和损害。
(4)连接透析器旁路,排除膜外空气;
(5)进行闭式循环,循环时间≥5分钟(敏感体质者可以延长时间)。闭路循环时流速可以提到~mL/min,否则,透析器动静脉两端始终会有大气泡在盘旋,待引血时两端的大气泡会裂成小气泡混合到血流中,致静脉壶不停地有空气进入,空气报警灯亮停泵。
(6)闭路循环时可以设定超滤量为mL左右,作跨膜预冲,以提高血膜生物相容性。不同的机器,跨膜预冲操作方法有细微差别,可咨询临床培训师。
2.建议行可调钠治疗,防止水电解质紊乱,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提高毛细血管再充盈率。加强宣教,强调控水的重要性,每次超滤不超过干体重的5%。
3.透前常规测体温,透析过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患者的主诉,警惕有无肌肉酸痛、畏寒、发热等内*素中*的反应。
4.透析过程监测静脉压、跨膜压的变化,观察有无反超滤的发生。为防止反超滤的发生,可适当提高血流量,增加超滤。对于透析间期体重无增加的患者,最少超滤量设mL,超滤掉的液体,可以生理盐水补入。
5.高通量透析过程遇机器故障,不可将高通透析器转到普通透析机做。因为普通透析机无细菌过滤器。
6.饮食护理:行高通透析必须对患者做好饮食宣教,高通量透析因为膜孔径大,对氨基酸及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丢失比低通透析要多,行高通量透析前餐可进2个鸡蛋白和一个蛋*,再进总量和自己拳头一般大的苹果及其他水果,主食比平时略多,透后营养也要增加,每天保证摄入一个完整的鸡蛋。
一次普通4h透析,可以丢失6.4g左右的氨基酸,26g葡萄糖。一个50克重的鸡蛋,蛋白质含量为7g(建议摄取白煮蛋),高通量透析营养成份的丢失比普通血透要多,建议优质蛋白摄入量为1.5g/kg/d。绝不可以空腹来透析,曾经有一大学生,空腹透析,透析1h,就大汗淋漓,血压下降,后来只好推糖、补液,4h的透析,因身体状况不行,透析2h就提早结束了。
上机前常规询问患者有无进食,及食物的种类。空腹者须干预后再透析,早餐只吃稀饭者,透析过程要警惕低血糖发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透析后,很多尿*症的症状会有所改善,但也有一些并发症,比如甲旁亢、肾性骨病、淀粉样变等,这些并发症的存在,原因之一,可能跟透析通常使用的是低通量透析器,不能有效清除大、中分子*素有关。
为此,国外寻找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高流量透析,提高透析效果。但是,因为高流量对心血管影响和透析液流量的要求比较特殊,所以没有普及。此后,更多的采用高通量透析,效果改善,而不良反应也有所减少。
那么,高通量透析,究竟有哪些利弊呢?
一、高通透析的优点
如我们上面所说,透析临床适应症,比如:血甲状旁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血磷指标偏高,并引发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激素亢进、肾性骨病、透析相关淀粉样变、神经系统病变等,导致这些因素的原因,绝大多数都是长期透析对大、中分子*素清除不良引起的。
而高通的优点之一,就是:对中分子物质和血磷的清除率高。
在单次高通量透析后,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β2-微球蛋白、血磷水平显著下降,透析2周和4周的结果相似,4周以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高通在清除血尿素氮、血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时并不比低通量透析效果好,而对磷的清除,则显著高于低通透析①。
维持透析的患者,远期并发症往往跟中分子物质有关,传统的低通透析对中分子清除差,而高通对于中分子的清除,可有助于防治心血管并发症和缓解透析患者的顽固性瘙痒。
第二,高通对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好
近年来,很多学术将透析后β2-微球蛋白的下降作为评估透析充分性的指标,欧洲透析充分性指南中已经将β2-M的清除率作为重要指标。
低通透析对β2-M的清除率几乎为零,而高通透析前后对比的β2-M的下降率则较明显。所以,很多作者认为,高通透析将有助于降低囊性骨病、腕管综合征、关节病变的发生率,延缓β2-微球蛋白相关淀粉样变的发生。
第三,对肾性骨病的影响
肾性骨病是透析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严重了会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存活率。有研究发现,高通量透析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低通量组。单次透析后,比之低通透析,高通更容易降低血磷和升高血钙。
一般在透析中,透析前、后的血钙,及透析后血磷的下降跟iPTH的水平相关,特别是透析后血磷的下降率,跟iPTH水平更为紧密。
另外,高通可以改善高转化型骨病,降低透析患者远期肾性骨病的发病率。
第四,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改善营养
原因是:高通量透析增加了对同型半胱胺②、糖基化终产物、高级氧化蛋白产物的清除,大大减少了心血管的发病率。同时,高通还可以增加血清瘦素的清除率,明显改善患者食欲,营养状况。
第五,改善难治高血压和微炎症反应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高通透析还可以改善部分难治性高血压、贫血,而且,高通量滤器多有吸附功能,可以清除普通透析不能清除的一些中分子*素和炎症因子,阻止透析液中细菌产物进入血液,超纯净的透析液加上去内*素的滤器,可以明显减少微炎症反应。
二、高通的缺点有哪些?
第一,反超滤现象
如果病友们的血流量偏小,或者超滤量设置比较小时,高通透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反超现象。
正是由于高通的超滤系数大,滤器膜孔大,水和溶质通过容易,当血液侧压力低时,由于透析液流量大,透析液一侧压力可能大于血液一侧,由而出现反超滤,其结果就是:患者透析后体重增加了。
所以,高通量透析时,应该设置超滤脱水,如果患者干体重正常,设置超滤后,给予输液补充超滤量。另外体重较小,血流量、超滤量小的的患者,需要谨慎做高通。
第二,内*素入血
因为高通滤器孔径大,一旦透析液污染细菌,其中的内*素可能相对容易通过透析滤器膜进入血液,引起患发热、寒颤等不良反应,再出现反超滤时,更容易发生。
因此,高通量透析时,必须严格防止透析液污染,如果可能,采用干粉(B液)透析,最好采用超纯净透析液;水处理采用双重反渗,要注意每月检测透析液质量,防治细菌和内*素超标。(无论高通透析还是低通透析,都亦如此。)
目前很多透析单位都安装有双重反渗的水处理系统,一些先进的水处理配套设备还配备超滤膜和热消*装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纯净水的质量。
第三,低血压反应
一般患者不会发生低血压。
如果病友原先血压偏低,由于大量的水和溶质很容易通过滤器,当透析开始,血流量较大,或设置的超滤偏大,或不需要脱水者设置了超滤而未补充液体,以及小体重的病友采用了不匹配面积的滤器等,都会发生低血压。
如果高通透析发生低血压了,可以按照透析低血压处理,并及时纠正上面这些因素。
第四,营养物质的丢失
理论上,高通透析可能造成多种营养物质丢失,尤其是白蛋白和氨基酸的丢失,可能促进低血压的发生。
根据作者观察,单次高通量透析后均有一定量的白蛋白丢失,不同患者白蛋白丢失程度差别不大,但4周后总体白蛋白水平并未显著下降。
欧洲有些国家多年采用高通量透析,也没有发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原因可能跟透析患者补充的蛋白质量比较多有关。建议长期高通的患者,由于食欲改善,可以提高优质蛋白的摄入量和维生素的补充等。
补充:
①:关于高通对磷的清除,显著高于低通透析这点,也有其他说法:清除血液中的磷,普通透析已足够,其余还是要依靠饮食的注意,另外适量使用磷结合剂。
②:同型半胱胺,70%由肾脏清除,透析体内的高半胱氨酸是正常值得2~4倍,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栓形成。所以,文中降低心血管疾病,改善营养是这个意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