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宁腿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但不被大部分人所知的疾病。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症状与体征分离,安静状态下表现严重,活动后反而消失,此症的特点是患者时常感到腿部有不适感或蚁走样的疼痛及紧缩感,因而有摆腿的冲动。
不宁腿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上,男女均可累及,但以女性为多,常反复发作,夜间或安静休息时为重,主要症状表现为:1、下肢感觉异常:出现肢体不定部位蚁走感、虫爬感和游走不定的难以言状的不适,处于肌肉深层,有些病人诉在“骨头”内,这种感觉异常多限于下肢(膝和踝之间),主要在小腿区,有时把双足部和膝包括在内。一般为双侧对称性,左右交替出现者较为少见。上肢累及罕见,即使发生,程度比下肢轻得多。2、腿动不安:由于双下肢一阵不适感仅几秒钟或1分钟即过,反复出现,工作忙时不发生,休息、下班、夜间甚为严重,故喜欢用走动来缓解不适,或不停地揉搓、捶打局部肌肉,除此之外,难以找到缓解不适的方法,躺在床上也翻来覆去移动下肢,严重者难以入睡。醒时、卧位或坐位休息情况下常发生小腿不自主的屈曲运动。3、常伴有夜间肌阵挛:又称睡眠中周期性动作为睡眠中重复性的下肢肌肉收缩,在6小时睡眠中至少可发生40次以上的腿动。4、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电图、肌电图检查正常。
导致不宁腿综合症的原因:本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病因不明,儿童患者常有家族遗传史。继发性常见于以下原因:尿*症、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孕娠、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病、多灶神经病、代谢疾病和药物所致的。不宁腿综合征的病因比较复杂,西医上病因尚不明,下列因素据认为可能与发病有关。
1.遗传因素:Ekbom()认为不宁腿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在其报道的患者中43%亲属中有类似疾病,且有几个家系为显性遗传。2.局部缺血学说:RLS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生,长期在寒冷环境中工作也会发病,经活动、按压、捶打局部肌肉或应用血管扩张剂后常可缓解症状。部分患者肢体血流图检查也显示血流量减低。根据上述事实,不少学者认为本病是由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氧及代谢产物蓄积所致。3.内分泌因素:RLS在妊娠妇女中也很常见。有人对例新近分娩妇女做回顾性诊断,发现有11.3%患本病。Jolivet()报道27%妊娠妇女有RLS表现。4.代谢与营养障碍:重症RLS大多并发于糖尿病、尿*症、乙醇中*、癌肿、高胆固醇血症及血卟啉病等,因此有人认为可能为代谢障碍引起的代谢性末梢神经病。还认为与贫血和缺铁有关。在Ekbom()报道的77例本病患者中,1/4血清铁低于正常值;Aspenstrom()报道健康检查发现的80例缺铁患者中,42%有RLS;Behrman()证实本病患者口服或注射铁剂后不适感觉有明显好转。
5.其他病因:下肢部分静脉血栓形成和曲张、部分胃切除、服用吩噻嗪类和巴比妥类药物、有焦虑或抑郁等精神因素等,据报道均与本病存在一些关系。
不宁腿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从中医角度来看,其基本病因病机为正虚邪恋,局部经气不利,肌肉筋脉失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邪入中:因卫气不固,感受风寒等外邪,邪气不尽,痹阻下肢经脉而发病。
(2)湿邪痹阻:若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绪失调、药物所伤等导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阻滞下焦,或日久蕴湿化热,湿热下注,浸淫肌肉筋脉,以致经络气机不畅而发病。
(3)血脉瘀阻:素体经气不足,阴血涩滞,营卫不和,下肢脉络瘀阻,或久病邪恋,经气不利,气滞血瘀而发病。
(4)肝血不足:肝阴不足,血不荣经,筋脉失养而发病。
(5)肾脏虚弱:多因久病年高,肾脏亏损,或阴精不足,经脉失调而发病;或肾气虚弱,水气内动,气机逆乱而发病。
不宁腿综合征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将病情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偶尔周期性发作,轻微影响患者入睡,但不会引起明显的困扰。中度:一周内发作不超过2次,延迟入睡时间,中度干扰睡眠,轻微影响白天的功能。重度:一周内发作超过3次,严重干扰夜间的睡眠,明显影响白天的功能。不宁腿在中医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辩证分型施治,外感风寒湿邪则散寒祛湿,血脉瘀阻则活血化瘀,肝血不足则补益肝肾,常用的方剂如汉方克腿汤等,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
预约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