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儿童再障,及时诊治是关键
TUhjnbcbe - 2021/5/29 3:22:00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英文缩写A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病症。再障的病因分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先天性再障占2.5%,多在10岁内发病。后天获得性再障,原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再障,占70.3%,能查明原因者称为继发性再障,占16.9%。

再障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相关原因如:

1、药物因素:常见引发此病的药物有氯霉素,解热镇痛剂及含此类药物的制剂,磺胺类药,四环素,抗癌药(包括抗白血病药),苯,三硝基甲苯,保泰松,异烟耕,驱虫药,杀虫药,农药,无机砷,他巴唑,甲基硫脲嘧啶等。

2、电离辐射:如X线、γ线或中子,均能影响更新的细胞组织,破坏DNA和蛋白质。不同种属细胞对电离辐射敏感性不同。骨髓细胞的敏感强弱依次为: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辐射对淋巴细胞有溶解作用,浆细胞、网状细胞及原始纤维细胞等非造血细胞较耐照射。

3、化学因素:化学因主要包括多种药物和化学物质。可致再障的药物种类很多,如各种抗肿瘤药、抗生素(氯霉素、磺胺类药、异烟肼等)、抗甲状腺药、口服降糖药、抗精神失常药、抗癫痫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等。化学物质中又以工业用苯及其衍生物最为常见。化学因素引发的骨髓衰竭可呈剂量相关性及剂量非相关性。

4、物理因素:骨髓是放射敏感组织,放射线与X射线等高能射线产生的离子辐射能导致骨髓组织损伤,阻止DNA复制。其抑制程度与接触量相关。

儿童高发威胁生命,早诊早治效果好

儿童青少年群体是高危人群之一,欧洲和北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二,而亚洲国家因为种族及环境的因素发生率较高,发病率比欧洲和北美高2-3倍。儿童处于高发年龄段,重型再障比例较高,超过50%,患者可能迅速出现发热、出血以及危机生命的感染等症状。欧洲骨髓移植重型再障协作组研究发现无论采用何种疗法诊断-治疗的间隔时间短,是提高疗效的显著有利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再障的重要治疗原则。

若无合适供者,IST治疗再障有效

再障患者单纯支持治疗的预后较差。目前,我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专家共识》中,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治疗(IST)推荐作为重型再障的标准治疗。IST是无合适供者获得性儿童再障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IST常用方案是ATG联合环孢菌素A(CsA),治疗反应率高达80%,10年OS高达96%。但IST治疗后有疾病复发和进展风险,且初始IST失败,再次IST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二线治疗极重型再障的FFS更低。HSCT是治疗再障的有效方法,具有起效快、疗效彻底、远期复发和克隆性疾病转化风险小等特点。

技术进步,替代供者选择多

多项权威再障指南推荐同胞全相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35岁以下再障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骨髓来源缺口却让很多患者望而兴叹,近年来,随着HLA高分辨技术与预处理方案的改进以及支持治疗的加强,尤其预处理含ATG方案的进步,替代供者的移植疗效显著改善,移植数量持续上升,无关供者HSCT较同胞全相合HSCT数量更多,单倍体移植数量显著增加,脐带血移植略有下降。

儿童再障虽危险,及时诊治是关键,两种方案可选择,谁优谁劣看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童再障,及时诊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