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识别率低、误诊率高是目前中国在儿童再障治疗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血液病专家提醒,再生障碍性贫血好发于少年儿童,隐蔽性高且骤然转危率大,及早规范治疗,是可治愈的。
在此提醒: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很容易被混淆,如果孩子容易劳累、胃口差、经常发烧和感染,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要想到可能是白细胞减少引起的感染,及时去检查,排查再生障性贫血。
那么,要做哪些检查才能诊断这个病呢?要排查再生障性贫血,除了查血常规,还要做骨髓的活检。
很多人都以为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白血病,实际上两种血液病有着很大的差别。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个非肿瘤疾病,是非恶性的,而白血病则是一种恶性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比白血病乐观很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已不是绝症,但“晚治”和“乱治”将导致患者濒临死亡。专家表示,如果患儿接受及时、规范的治疗,治愈率可达60%-70%。
再障病人生活中需警惕3种现象
1
发热感染
白细胞下降时,细菌最容易引起患者感染,如果体温高于38.5℃,或者有感染的迹象,应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粒细胞计数小于0.5×10^9/L的患者可以预防性地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抗真菌药。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
2
自发出血
再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较正常人低,出血风险较大,会表现出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严重的会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当血小板小于(10~20)×/L或有明显出血倾向时,应预防性地输注血小板,以减少内脏出血和颅内出血的危险。患者应避免过多运动及剧烈活动,活动时防止碰伤或跌倒。
3
乏力疲劳乏力
乏力疲劳乏力、易疲劳、心悸、气短是红细胞计数低的表现,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贫血。患者应避免劳累,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减少氧耗。严重贫血的患者适量输注红细胞,改善缺氧的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想要杜绝疾病危及生命安全,首先是解决血象极度低下异常的问题,只有稳定在安全的水平,病人才能“松一口气”。?
专家线上答疑
参与方式
长按识别
填写表单
线上参与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线上一对一问诊!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