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主办,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红细胞疾病(贫血)学术会议暨骨髓衰竭性疾病诊疗进展国家继续教育培训班年11月01日到11月2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隆重召开。
CCMTV临床频道——血液科在会中荣幸的采访了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红细胞疾病血组组长、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张连生教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疾病相关话题进行了探讨。
问
话题一: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请问免疫功能异常在AA的发病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
张连生教授:再障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从三大学说开始:1.土壤学说(造血微环境异常):土地不长了;2.种子学说(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缺陷):种子撒到地里,长不出来是因为种子有问题;3.虫子学说(免疫功能异常):庄稼长出来了被虫子破坏了。这就很形象地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即骨髓衰竭或者是骨髓不能造血的机制进行了假设。
随着疾病领域研究的进展,虫子学说被证明是免疫缺陷机制。最早是发现T细胞过度亢进:包括CD8细胞、CD4细胞、Th1细胞、Th17细胞这些所有主导免疫激活的细胞以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都过度亢进,同时主导免疫耐受的调节性T细胞(Treg)降低,其所分泌的白介素-10等主导免疫耐受的细胞因子下降,这样导致“加油”的细胞拼命在加,而“刹车”的细胞不起作用了,造成了机体的T细胞免疫功能过度亢进,从而造成了T细胞攻击骨髓而引起骨髓不能生成血细胞,这就是T细胞亢进所造成的骨髓衰竭。免疫机制的确立使得再障的治疗迎来了曙光,所以我们针对免疫机制即T细胞功能过度亢进而采取的免疫抑制剂就取得了再障治疗的良好效果。
问
话题二:免疫抑制剂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请问临床工作中应如何选择免疫抑制剂?哪些免疫抑制剂在研究中显示出了不错的前景?
答
张连生教授:强效免疫抑制剂ATG和一个比较温和的免疫抑制剂环孢菌素的组合,就成为了AA的标准疗法。由于这两个免疫抑制剂应用以后,使得AA的缓解率从原来的比较低的状态到了现在的70%。对于20岁以下的年轻人,五年的生存率已经可以达到%。所以说由于免疫机制的确立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得再障的患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疗效。
在临床应用中还有其他一些免疫抑制剂,比如雷帕霉素,国内生产的是西罗莫司。当环孢菌素不能耐受或者是复发的病人,用西罗莫司治疗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在也有正在进行的临床实验用西罗莫司替代环孢菌素来检验疗效。除此之外,我国医学的中药也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这些中药的应用需要临床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相信通过完美的中西合作,对这些中药的免疫抑制剂的机制、机理、临床效果进行科学的有序的临床实验,一定能取得进一步的效果。问
话题三: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谈一谈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应如何选择免疫制剂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答
张连生教授:目前对于诊断为再障以后,在治疗的时候主要是两种选择,一种就是免疫抑制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就会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
由于两种治疗方案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也产生了一些争论。在免疫机制没有被解释之前,可以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能治愈再障的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免疫抑制剂标准疗法的应用,既可以做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也可以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应该在有条件有技术的医疗机构开展,而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或是精准的能够指导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办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骨髓衰竭以及再障的血液病工作者,特别是红细胞疾病学组,应该担当起这个责任。应该对机体的免疫机制进行精细的检测,而现在的T细胞亚群以及细胞因子尚不足以精准指导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因此我们必须开展细胞的亚亚群,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的情况,以及阳性细胞因子也就是免疫激活的细胞因子、免疫耐受的细胞因子、免疫激活的免疫细胞和免疫耐受细胞的比例及其量的精准分析,一定能够指导临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这样我们才会做到有的放失,不管是做骨髓移植还是做免疫抑制剂,基本上是根据经验、根据医疗的条件而行的。如果有了精细的细胞免疫检测指导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或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我国再障的治疗水平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张连生教授
甘肃省血液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
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人才第一层次
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委书记、执行院长
医院*委副书记
医院肿瘤与血液病学系主任
-年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客座教授
中华血液学分会常委、红细胞疾病专业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分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血液免疫分会临床流式细胞学组副主任委员
甘肃省血液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
会中精彩专家访谈将陆续上线,敬请期待:
名家视角: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访谈专家:韩冰教授
名家视角: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
访谈专家:王化泉教授
超级访问话题一:中外大咖共话再生障碍性贫血
访谈专家:NealSYoung教授、邵宗鸿教授、张连生教授、张凤奎教授
超级访问话题二:中外大咖共话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访谈专家:JunHoJang教授、肖志坚教授、常春康教授
往期精彩:(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往期精彩!)
名家视角: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访谈专家:付蓉教授
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