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这个地方,是世间百态的舞台,是很多人的名利场,是许多人的生死地,是我们这些以行医为职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战场,也是最能看到世间冷暖的地方。有人总说医生冷漠,是因为我们见过了太多的生死瞬间,经历了太多的人情冷暖。但是医生也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人。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然而死亡对于很多人很多时候只是数字概念。比如年以后全国每年死亡人数超过万,日均约2.5万;年北京14家殡仪馆火化遗体约9万具,日均具;医院去世的病人约人,日均1.6人;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目前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心力衰竭万,肺原性心脏病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高血压2.7亿。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手术)是中国心血管外科最重要的术式之一,年手术量约为4万例。由于人口老龄化,各类危险因素的逐渐发展,中国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量正以10%的速度逐年递增。中国大型心脏中心的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总死亡率为1.9%,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6.4%。年以前中国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高于美国,但随着中国手术质量的不断进步,近年来这种差异已经消失,中美两国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已没有统计学差异。
《年中国脑卒中白皮书》指出:中国人首次脑卒中平均发病年龄为56岁,全国每15秒钟发生1例脑卒中,每21秒钟1人死于脑卒中。
据预测,全国每3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冠心病。
而对于我们这些天天与心脏病战斗的人,我们每一天,每一个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准备好了与死神搏斗,去争取病人有更多的机会活下去。美好的生活都是短暂的,生活从不给我们从容准备的时间,当你还沉浸在美好的瞬间的时候,意外却不期而遇。对于心外科医生来讲,很多时候病人的生死就在瞬间。经历了很多人的生生世世之后,我对于死亡也有更多的感触。我的曾经的一个老师告诉我,作为一个心脏科医生,你会比别人多一种情感,叫感伤。她是看到冬夜寒风中,来自农村的一个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父母,拿着一个小棉被裹着已经去世的孩子的遗体走向火车站,他们要带孩子回家的情景之后,触景生情,悲伤至极。开始的时候我全当她讲的是玩笑,当我自己成为心脏科医生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也会感伤,还会心碎。
忘不了,十年前我正和一个发病三天的四十出头的男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家属在护士站交代病情,正讲到病人随时可能血管破裂、发生猝死的时候,看护病人的另一个家属突然惊慌失措的冲到护士站,大声地说“病人不好了。”我们跑进病房,看到病人双眼上翻,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听诊心音遥远,此时已经测不到血压了。话还没谈完,病人血管破裂,短短的三五分钟就宣布病人死亡了,家属愕然,好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也忘不了,我给手术后去世的病人做完尸体料理,送病人去太平间,一路上,一二十个家属痛彻心扉的呜呜地悲鸣,在楼道里回荡着的撕心裂肺的哭声,让人伤心。
更忘不了,那个心脏手术后下肢缺血肢体坏死的病人,保留肢体必死,截肢最多50%存活概率。我们最终给病人截肢,我们希望可以给病人多保留些肢体,但是截完后上端肌肉还是不好,最终我们两次给病人截肢,当切开病人已经坏死的肌肉,看到毫无生机的肌群,一片一片的将肌肉切掉、缝扎;当线锯“呲呲”的上下滑动,骨渣飞溅的切开、切断病人肢骨的时候,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能上这样的手术了——我真的受不了,让人心碎。
我有时候在想,到底是人活着重要,还是一定要有质量地活着重要?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相信,我要的是生命的质量,而不是生命的长度。如果我病了,特别是不能自理了,我宁愿选择死亡,而不是没有尊严的活着。但是我经常会看到,在医院里,大街上,甚至奥森公园的跑行道上,有勾着胳膊,蹒跚着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看到他们,你会感到人面临困难时的坚强。家里有个瘫痪多年的完全不能自理的远房亲戚,十几年基本上就是躺在家里,家人照顾得很好,但是很辛苦。去年老人不是太好,十几种病患,根本就没有治好的希望,家里人仍四处奔走,求医问药,说老人特别希望再活些年,当时我真的感受到了人的强烈的求生欲望。
有一次,我很好奇地问从*喀什来进修的维吾尔族的外科主任安尼瓦尔,如果你们那做手术的病人去世了,你们如何跟家属沟通?安尼瓦尔说:“真主阿拉将你的亲人收回去了。”“然后呢?”我接着问。“没有了。”他顿了顿答道,家属都会很平静地接受病人去世。
曾经我们给信奉基督教的李小白牧师做手术,病人住院期间特别平静,面部表情始终充满了友善,术后病人疼得满头大汗,但是始终不吭一声,病人特别的隐忍,你能看到口里还是念念有词。我问他爱人,她说:“李牧师是在向上帝祈祷。”
“慈爱的主啊永在的神,蒙你的保守昨晚平安度过,我们要感谢赞美你!你是生命的亮光,有你我们心中就不再有黑暗,你是生命的灵粮,有你我们心中就不再有饥饿,你是生命的活水,有你我们心中就永远不会干渴!我们要满心地歌唱赞美你,因为你是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神,你是慈爱怜悯公义圣洁的神,为了你恩赐的每一口清新空气,为了你撒下的每一缕阳光雨露,为了你又给了我们美好的一天,我们要口唱心和地高声赞美敬拜你!主啊,今天的一切继续交托在主大能的手里,求主将祝福和恩典充满其中,荣耀归于全能的救主,祷告奉主基督耶稣的圣名,阿门!”
心中有神,有信仰的人真的可以看淡生死吗?
生与死,这对孪生兄弟。自人类有史以来,就成为人一生中的自然规律。有人说:“人生就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次旅行。”事实告诉人们:人一出生就已经进入了死亡的倒记时,只是我们都没有这种意识而已。人们对于生与死的理解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及生活态度。因此,有许多宗教家、哲学家一直在研究“生与死”的话题,探索生与死的秘密。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而这种见解会直接影响他的人生观。
信奉伊斯兰教的安尼瓦尔主任,讲到的穆斯林对待生死的态度,以及牧师李小白看待苦难,面对生死的平和,我看到的是他们虽然信奉不同的宗教,但是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是如何面对生与死的问题的。活在当下,过一个讨神喜悦的生活,并且喜迎永恒的未来。“正视死亡,坦然面对”说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极其有限,正因如此,人对死亡往往有一种忧虑和恐惧,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中忌讳谈一个“死”字。
孔门弟子季路曾经将关于“死”的问题向老师请教,博学多才的孔老夫子给出一个令人焦虑的答案:“未知生,焉知死。”或许正是因为孔子的这种人生态度,之后的儒家学者一直未曾涉及“死”这个话题,以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了对“死”的直面思考。发展至今,非但不愿思考“死”的问题,甚至连“死”字都不愿提起,从人们对“死”的种种纬称可以看出:帝王之死称为“驾崩”,平民之死称为“离世”,老年之死称为“登仙”,少年之死称为“夭折”,正常之死称为“正寝”,意外之死称为“遇难”等等。人们之所以如此避讳“死”的话题,原因就是不敢正视“死”。然而,逃避死亡的话题并不能逃避死亡的事实,每一个人都要面对。
基督教的信仰从不避讳“死”的话题,实话实说。传道者说:“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现代中文译本》的翻译更加直接:活着的人应该常常提醒自己,死亡在等着每一个人。”为什么我们必须正视死亡呢?因为对“死”的态度,会影响“生”的质量。有智者将孔子的话反过来说:“未知死,焉知生。”此话更符合基督教的基本信仰!生与死是多么相近的事;活着的人不当认真思考一番吗!人对死亡的恐惧感,往往来自人对死亡的无知;如果我们对死亡有正确的认知,便会坦然面对。
三十岁之前,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会有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