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保畅通
7月9日,水文预警测报系统没有收到西金城、南坡、青天河三个站的发报信息,水情测验科科长、*员李佳红随即组织人员前往检修。出发时,气象局发布了37℃的高温橙色预警。三处雨量站恰好都在博爱县,西金城、青天河均是电池问题,没有耗费多少时间就处理完毕。图01更换电池南坡地处太行山中,属沁河支流丹河水系,林密人稀,村里只有10多户人家。雨量站接收移动信号非常弱,时断时续。大家沿村走了一圈也没有更合适的位置,只好在原来的屋顶不断地挪移,尝试能找到最佳的信号接收角度。不知不觉中,一个小时过去了,正午的太阳似乎要把石头晒裂,空气中弥漫着橡胶焦糊的味道。“我的脚晒得生疼,下次一定穿袜子出来”李佳红一边手举移动天线,一边跺着脚。“数据发去出了!”大家一阵兴奋,终于可以收工了。时间指向14时,几个人还没有吃午饭。图02高温红色预警下设备检修
“气象预报已将橙色预警更新为高温红色预警了,现在气温40℃!”不知谁看了手机惊呼起来。“记忆中,这是焦作第一次天气预报超过39℃。”回来的路上,大家热烈地谈论着天气,但谁都没有想到,正是他们这次雨前维护,南坡雨量站准确记录了第一场大暴雨毫米,为下游防洪预警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暴雨初练兵
7月11日(周日)5时,小雨起。8时,雨强加大,第一场暴雨正式登场。面对暴雨和汛情,局长吴庆申第一时间进行周密部署,要求焦作水文局全员到岗,全面检查缆道、流速仪、发电机、电波流速仪、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等应急监测设备,所有车辆加满油,确保随时出发测报洪水。7月11日11时,雨势减缓,稀稀拉拉滴过了午饭时间。刚过15时,暴雨再次来袭,两路水文应急测报突击队冒雨出动。吴庆申带领由*员组成的突击队,奔赴丹河的闪拐巡测站,由于丹河公路桥高、距水面较远,他们赶到闪拐上游的双磨村农用桥。此时洪水几近桥面,似乎触手可及,交警拉出了警戒线,汽车和行人全部禁行。整棵的树木、巨型的储罐桶,不断撞击着桥面咚咚作响,令人不寒而栗、胆战心惊。突击队顾不得危险,从桥的两头同步开始,用手持电波流速仪测流速,读水位求断面算流量。每次上桥大家心里想的都是“快点再快点”,尽量减少在桥面的作业时间。直至晚上9时洪水回落,共测洪五次,实测最大流量为立方米每秒。图03双磨村测流
测报中心主任、*员孟文民带队巡测新河的杨楼、山门河的五里堡两站,随时准备支援修武国家基本水文站。第一场暴雨历时不到24小时,以修武县为重,东岭后、一斗水都接近毫米,全市50%的遥测雨量站降雨量超50毫米,丹河出现年以来最大洪水,山路坪水文站洪峰流量达0立方米每秒,为历年实测最大流量第四位。面对这场大暴雨,全局20人上下配合,内外兼顾,突击队员以老带新,在应急监测实践中,熟悉了手持电波流速仪、ADCP的操作和流量计算方法,及时编发水情信息余条,极大锻炼了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测报能力,真正做到了“测得出、算得准、报得快”,得到了焦作市武磊副市长的充分肯定。《焦作日报》《学习强国》分别报道了焦作水文局应急报汛的事迹,《焦作晚报》更是在头版头条,用半个版面刊发了焦作水文人的测流照片。图04《焦作晚报》7月13日头版
暴雨过后,焦作水文人并没有停歇。7月12日5时47分,*员应急突击队已在温县白马沟的沁河大桥上开始测流。面对洪水,背后的重型卡车不时呼啸而过,桥面在车轮的快速碾压下瑟瑟战栗,每次测流下来,总给人涅槃一般的感觉。
图05沁河大桥测流
“雨后水混、杂物多、流速快,应急测流首选是电波流速仪。”当用ADCP测不到数据时,吴庆申向大家传授经验。相比沁河,这次洪水没有给蟒河带来太大的变化,水势较缓、杂物较少,适合ADCP练兵施测,“大家使用时要格外注意对探头的保护,稍不注意磕碰、进水,几万块钱的核心部件就报废了。”图06蟒河测流
在随后几天的洪水调查中,副局长焦迎乐现场指导年新入职的几位90后,开展河道断面、比降的测量和电波流速仪的实践操作,强化了“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学习理念,年轻同志的成长一日千里。洪流中成长
7月18日20时,大雨再次打破了宁静的夜空。
7月19日4时,有20个站降雨超50毫米,第二场暴雨来袭!汛情就是命令、测报就是战斗。4时40分,应急测报突击队以战时状态集合,局长、书记兵分两路紧急出动,突击队员90%是共产*员、50%是90后,他们一路顶着狂风暴雨,赶赴沁河、大沙河、丹河、山门河、新河、白马河、逍遥石河等14个巡测站,利用电波流速仪、ADCP等设备,一个站接一个站测,重点断面连续多次测,力争记录整个退水过程。图07大沙河人民路桥测流
丹河在第一场暴雨中刷新了历史记录,这一次仍是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