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贫血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糖友常见的后天性贫血
TUhjnbcbe - 2022/9/6 8:48:00
北京哪些皮肤病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红细胞减少,当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时则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这将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进一步的器官病变,这一临床综合征被统称为贫血。

营养不良导致的贫血

营养性贫血是指由于营养不良,导致参与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形成的营养素包括铁、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C、蛋白质及铜等营养素不足而产生的贫血,其中又以铁缺乏引起的缺铁性贫血(IDA)常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儿童及孕妇等主要贫血人群中,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于50%。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元素的缺乏所导致的,病人可以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时的补充铁剂来进行治疗,或者是多吃一些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说鸡肝、鸭肝、猪肝、猪肚、猪血等,有助于缺铁性贫血的改善。

另外,如果缺乏叶酸或者是维生素B12则可能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很多新糖友一开始认为只要吃素,就能够控制好血糖。其实不然,首先糖尿病患者并不要求严格的控制食物的种类,只要控制好摄入量,肉类蔬菜等食物都能吃。其次严格的素食者常会出现维生素B12的缺乏,这也导致了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可能。如果糖友本身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也可能出现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导致贫血。可以遵医嘱使用叶酸或者维生素B12进行治疗,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主要是动物食品,如动物肝脏、动物肾脏、牛肉、猪肉、禽肉、鱼肉、蛤类、蛋类、牛奶、乳酪等。

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贫血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公共健康问题,而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肾功能减退,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贫血的程度逐步加重。流行病学显示,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约占成年人群的10.8%(1.2亿人),其中50%以上患者合并贫血。(来源: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

临床上,一般将各种肾脏病致肾功能下降时,肾脏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及血浆中一些*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并缩短其寿命而导致的贫血,称为肾性贫血。另外,肾功能不全若伴发铁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伴发消化道出血等失血情况时,更易发生贫血。

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出现贫血的状态时,说明患者已经出现了相对较为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这样的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浮肿,蛋白尿等原因导致水液潴留,造成双下肢以及颜面部等部位的浮肿。同时贫血会导致患者乏力,可能会出现一些脏器的慢性缺血、缺氧的状态,患者也常表现出无精打采、嗜睡等症状。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友常见的后天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