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怀孕补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补叶酸”。因为怀孕期间叶酸不足会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增加没有大脑、脊柱破裂等的概率。但其实,另一种物质是怀孕期间必须补充的部分,其重要性不输叶酸,缺乏它会引起贫血,进而容易导致胎儿缺氧,增加胎儿窒息、流产等风险。那样的物质是什么?
答案是“铁”。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体内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其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食物,第二个来源是红细胞。红细胞被破坏时会释放铁元素。铁的作用有很多,不仅参与能量代谢,还参与造血功能、氧气的运输等。如果人体缺铁怎么办?
首先,缺铁可能发生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对红细胞破坏速度;是因造血补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这类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急性中*,包括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症等。同时,缺铁常表现为“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缺铁影响正常血红素合成而引起的贫血,这种贫血会引起体内细胞、组织、脏器供血及氧供不足,并与一系列缺铁性贫血相关表现。缺铁性贫血常见者以儿童、妊娠期妇女、育龄妇女、慢性病和消化道人群为主,常见病因既有生理性,也有病理性:生理性是铁需求量增加或铁摄取不足所致;病理性是吸收不良、慢性失血等疾病因素所致。
由于怀孕妇女体内的一部分铁会转移到胎儿身上,所以她们对铁的需求量比常人要大,怀孕末期母亲每月要消耗近30mg的铁来“喂养”婴儿。妊娠期缺铁症是引起孕产妇贫血的常见原因。妊娠期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概率随孕周进展呈增加趋势,如不及时调整,对母亲和婴儿均有较大影响。
避免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宝妈们要警惕三种表现。
一.缺铁的表现皮肤干燥,头发易干伤,指甲平整、轻薄、脆嫩,甚至反甲、口腔炎、舌炎等。
二.慢性贫血症状,脸色苍白、头晕乏力、头晕耳鸣、易心悸气短等。
三.其他表现,精神迟滞、吞咽困难、异食癖等。
出现缺铁性贫血,该怎么办?
1、口服铁剂
无论是轻、中度贫血还是重度、极重度贫血的母亲,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口服铁剂补充,严重贫血可在口服铁剂的同时进行静脉铁剂治疗。
2、有意识地吃富含铁的食物
早期妊娠反应消失,饮食恢复正常后,孕妇多吃猪肝、瘦肉、肉松、黑木耳、海带、紫菜、莲子、豆制品、虾米等含铁丰富的食物,饭后适量吃水果,少喝茶,茶叶中的单宁
除了含铁丰富的食物外,孕期还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此外,叶酸还参与红细胞合成,持续服用叶酸不仅可以预防宝宝神经管缺陷,还可以预防叶酸缺乏导致的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