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统计显示,在儿童及35岁以下青壮年人群中,恶性肿瘤中的白血病,死亡率极高。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
根据病情发展得快慢,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前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后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青壮年人群以急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为多见,老年人则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
一、白血病的可能诱因
尽管医学界对白血病的确切病因尚无十分肯定的结论,但研究已证实,长期接触苯及含苯的汽油、橡胶等,会使人患白血病的风险大增。早年常接触含苯胶水的制鞋工人,其白血病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三至二十倍。至于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等化学物质是否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尚无研究可以证明。但可以肯定的是,若装修材料中有*有害物质超标,肯定对健康不利;若其中含有化学物质苯,则更为危险。
此外,人类T淋巴细胞病*、EB病*、艾滋病病*等病*感染;一次大剂量或小剂量多次接触X线、γ线等电离辐射;常使用含乙双吗啉、乙亚胺、双酮嗪等有较强致染色体畸变作用的化学药物等,均可能诱发白血病。
二、青壮年人群出现以下症状要重视,应及早就诊
儿童及青少年急性白血病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居多,病情逐渐进展。此外,少数患者可以抽搐、失明、牙痛、牙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为首发症状。
症状一:发热。
约50%至84%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发热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白血病本身引起,一般不超过38℃,抗生素治疗无效;另一种是因身体免疫力降低,导致感染,患者往往高烧39℃至41℃,常见感染有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肺炎、泌尿系感染等,而口腔炎最多见。
症状二:贫血。
可为首发症状,随病情进展而加重。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急、多汗等。贫血在早期即可出现,少数病例可在确诊前数月或数年先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后再发展成白血病。病人往往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
症状三:出血。
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可以是首发症状。
症状四:肝脾、淋巴结肿大。
以轻、中度肝脾肿大为多见,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著。ALL比AML肝脾肿大的发生率高,慢性比急性白血病脾脏肿大更为常见,程度也更明显。淋巴结肿大ALL也比AML多见,可累及浅表或深部如纵隔、肠系膜、腹膜后等淋巴结。淋巴结肿大多局限于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全身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症状五:骨关节痛。
多见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表现为胸骨下端压痛,可出现关节、骨骼疼痛,尤以儿童多见。如果患者发生骨髓坏死,可引起骨骼剧痛。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润引起骨痛,可为肢体或背部弥漫性疼痛,亦可局限于关节痛,常导致行动困难。逾1/3患者有胸骨压痛,此征有助于本病诊断。
三、白血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白血病患者由于机体代谢亢进、免疫力低下,需要给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及矿物质,而且易消化的饮食,以补充体内热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白血病患者常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所以供其食用的菜肴要注意色、香、味,以引起食欲,尤其是在化疗期间,白血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对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要加强保护。
1高蛋白饮食
白血病患者体内蛋白质的消耗量远远大于正常人,只有补充大量优质蛋白质才能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此外,蛋白质还是构成抗体的主要成分,具有保护机体免受细菌和病*侵害的作用。所以,白血病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饮食,特别是多选用一些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植物性蛋白,如豆腐、豆浆等,以补充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2多吃含铁丰富食物
白血病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贫血,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应经常食用一些富含铁的食物,如豌豆、黑豆、绿颜色蔬菜、大枣、红糖、黑木耳、芝麻酱、蛋*等。
3少食多餐
白血病患者,尤其在治疗过程中,消化系统往往会出现诸多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此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方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热量高、营养丰富的食品,如糕点、巧克力等。
4根据病情调理饮食
患者如有食欲不佳、消化不良时,可吃半流质饮食或软饭,如米粥、蒸蛋羹、酸奶、豆腐脑、小笼包子等,同时可佐以山楂、萝卜等食物。
其实简单的血常规检查就可初步判断是否患白血病,相比儿童白血病,成人白血病恶性程度较高、治疗难度较大,绝大多数都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随着治疗技术的进步,成人白血病的疗效明显提高,及时治疗也能使不少患者能获得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