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上,检测血红蛋白的难度较低且更可靠,因此常用血红蛋白的检测值替代红细胞来诊断贫血。
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受多因素的影响,如饮水少,大量出汗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相对增多,胎儿及久居高原的人群因生存环境氧气浓度低,血红蛋白量将代偿性增加,胎儿出生后肺循环建立,过多的红细胞被机体清除,此时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疸表现。此外,剧烈劳动、恐惧、冷水浴等也会造成血红蛋白浓度增加。
3个月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人低10%~20%。妊娠中、后期由于孕妇血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低,均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血红蛋白)g/L,非妊娠的成年女性Hbg/L,孕妇Hbg/L可认为是贫血。
贫血有许多类型,临床上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主要分为巨幼细胞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失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本症特点是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系列,并且细胞形态的巨型改变也见于粒细胞、巨核细胞系列,甚至某些增殖性体细胞。该巨幼红细胞易在骨髓内破坏,出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
贫血以红系为主,但白细胞和血小板常有不同程度减少。血常规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增大。骨髓细胞学示三系均有巨幼样改变,以红系为著,如为B12缺乏所致,则在补充数小时后巨幼样改变明显改善。补充叶酸和(或)维生素B12后1周左右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至10%左右甚至更高。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定义为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检测值均低于正常值以下。常见于缺铁性贫血,也可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但较少见。
临床上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应包括下面4种情况: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系线粒体合成血红素功能障碍,为铁失利用性贫血;
2、地中海贫血,系先天遗传性疾病,为血红蛋白合成异常;
3、慢性炎症、慢性感染性贫血,亦系铁失利用性贫血;
4、缺铁性贫血,系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血常规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MCHC,MCH均降低,以MCV意义最大,其降低程度与贫血严重程度成比例;骨髓细胞学提示幼红和成熟红细胞体积缩小,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增大,骨髓涂片铁染色示细胞外铁明显减少;补铁治疗有效,这一点对明确诊断很有帮助。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
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一般无脾肿大;骨髓检查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失血性贫血是因血液丢失过多,造血功能相对不足而导致的贫血,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失血性贫血因为有明确的出血原因,所以急性失血性贫血的诊断一般不难,病人会有外伤、消化道、呼吸道或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出血病史。慢性失血性贫血属于缺铁性贫血,即在血常规上表现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因慢性失血常症状隐匿,故常需仔细查找方可明确病因,除鼻出血、咯血、痔疮等可以慢性失血外,溃疡病、胃癌、钩虫病、肠息肉、肠道肿瘤、女性月经过多等常常成为慢性失血性贫血的原因,应逐一排除才能明确诊断。(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创:潘兆丰医生
审核:王海彬教授
文章所属:王海彬教授团队,转发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