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顾名思义就是大肠恶性肿瘤,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高发于老年男性,其中直肠癌的发病几率高于其他大肠部位,早期无特异性症状或无症状,通常表现为消化不良、便血、肠梗阻、贫血、腹痛以及腹部包块等,很容易被忽略。
诱发大肠癌的因素有哪些?
——职业因素
大肠癌的出现和我们平时的职业有关系,虽然大肠癌不是职业病,但是职业和大肠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生产石棉保温材料的工人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很常见。
同时,也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吞服石棉纤维可以穿透大肠黏膜。因此,从事这一领域的人应该更加重视大肠癌的预防。
——饮食问题
饮食也是导致大肠癌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研究发现,饮食是癌症发病的最重要因素。
大约有一半的癌症患者与他们平时的生活环境和饮食环境有关,所以我们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最好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某些疾病
疾病也会导致大肠癌的发生,如果患者属于大肠腺瘤,可能是大肠癌的癌前反应。大多数研究发现,约80%的大肠癌先发展为腺瘤,再发展为癌。
因此,检查后应及时切除腺瘤,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但是大肠癌腺瘤患者很容易再次长出来,需要及时随访,定期体检。
肠癌来临前,会先经历哪些症状?医生提醒:4个症状别轻易忽视
1:便血
主要是大便与肿瘤表面摩擦造成的,症状较轻的患者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症状较重者可出现黏液血便、黏液脓性血便和纯血便。
要注意与痔疮相区别,痔疮引起的出血,排便后常出血,出血量大,有的甚至呈喷射状,但直肠癌引起的血便常黏在粪便上,可伴有脓液,出血量相对较少。
2:持续和严重的腹痛
每个人都有腹痛的经历,但大多一两分钟后就能恢复正常,而肠癌患者则完全不同。
肠癌患者的腹痛是持续性的剧烈疼痛,有些肠癌患者甚至会因为腹痛跪在地上,吃不下饭是常见的表现,这是因为肠癌病灶对周围神经造成了压迫和损伤,所以疼痛是持续性的,剧烈的。
3:大便习惯的改变
患者早期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随着病变体积的增大,肠腔越来越窄,进而出现进行性便秘。
除了排便频繁,患者还有排便不完全的感觉,这种症状最早出现在早晨起床后,大便逐渐增多,一天数次或10次以上,晚上甚至出现频繁大便。
4:莫名其妙的食欲不振,经常胀气
肠癌发作时身体肠道内会出现肿瘤,随着肿瘤体积的不断增长,容易导致肠道越来越窄,从而导致肠梗阻。
此时,患者会感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并经常胀气,有时还有更多放屁的异常信号。
预防肠癌,请在50岁前改掉这3个坏毛病
无肉不欢
有些人在食物的选择上过于“偏爱”肉类,总是“爱答不理”蔬果,长时间保持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对身体不好,不仅会减缓肠胃蠕动,还容易导致便秘。
高脂饮食还可促进肠道胆汁酸分泌,刺激肠黏膜,时间长了会增加肠癌的发病率。
久坐不动
吃得太多,太油腻,还是不想动,不是躺着就是坐着,如果长期保持这个习惯,肠道蠕动会变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质,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会更长,会延长对肠黏膜的刺激时间。
另外,久坐会使腹腔、盆腔、腰骶部的血液循环减慢,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为肠癌的发生创造了机会。
腰粗肚子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变慢,吃得多,运动少等等,很多人三十多岁开始发胖,尤其是肚子明显变大,这也为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因为腹部、腰腹部堆积的脂肪会引起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长期会增加肠癌等疾病的风险。
相关研究表明,腰围超过99cm的女性和腰围超过cm的男性,患大肠癌的几率是那些身材刚刚好的人的2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