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在临床上很常见。有的人身上有出血点,像针尖大小,有时候还有瘀斑,女同志会有月经过多,上医院检查,化验血常规,血小板减少了。
血小板减少原因很多,绝大多数需要做骨穿排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系统疾病后明确诊断。
白血病是骨髓中的原始细胞明显增多,达到了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如骨髓中的原始细胞在20%以上;骨髓中有了白血病细胞,正常造血受到了抑制,怎样造血呢?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受到了攻击破坏,无法维持造血了,因而骨髓衰竭了,就无法生成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因而外周血是全血细胞减少。当然包括血小板减少在内。
最常见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还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就是所谓的ITP。其主要发病机制还有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被破坏或者是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不良。主要治疗手段因此是激素药物和或免疫球蛋白。
很多人担心长期使用激素的副反应。好在现在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指南把激素的疗程尽量控制在6-8周以内,超过了疗程或者是减量后很快复发时启动后线治疗,如利妥昔单抗或者是艾曲波帕等药物。切脾曾经是标准二线治疗手段,但是目前药物越来越多,切脾放在后线去了。
总之血小板减少症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治疗。单纯所谓升血小板治疗是不可靠的,有时候会延误诊断而出大事。千万不要先升血小板无效后再完善检查。